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p>
“没有申请专利,只是在说明书里给出了一个收费标准?而且还是直接能使用的?”
<p>
“是的,罗伯特,还是非常详尽的多版本,甚至还包括了可以直接写入芯片的硬件版本。
唯一的问题只有一个,说明文档里强调了,如果进行商业化应用,必须首先购买激活码,否则后果自负。
硬件版本每个激活码对应唯一一台的设备,软件版本每个激活码对应一台服务器设备。”
<p
“两者的区别呢?”
<p>
“这就是我们还不太明白的地方了。
原始版本跟激活后的付费版本已经分别进行测试,但在所有的实验室环境下,两者不管是对于DDOS攻击还是恶意爬虫的效果基本都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现在测试还在继续,我们的高级工程师也正在对原始版本的源代码进行分析。”
<p>
“都一样?阿德曼,道格拉斯先生肯定不想听到这样的回答。
我相信这其中肯定是有区别的。
好吧,技术上的问题我不太懂,但也许可以让我们的科学家们将激活前后的源代码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异?”
<p>
“当然,罗伯特,事实上我们已经尝试这样做了。
问题是激活码大概对应了一个加密算法。
公共版本的确是开放的代码,但是使用了激活码之后,原本开放的源代码直接被加密了。
我们的科学家正在尝试破解加密算法,坏消息是这的确很麻烦,即便不计成本的使用超算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永远都无法破解。”
<p>
“好吧,那么你们跟原作者联系上了吗?”
<p>
“论坛上只留了一个电子邮箱。
我们早已经去了邮件,但还没有收到回复。
这个电子邮箱是属于华夏的易网公司,我们在查询作者身份的时候,有了些有趣的发现。
最近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留下的电邮通讯地址跟这个这个邮箱相同,论文作者的名字叫Ningjie。”
<p>
“数学论文?”
<p>
“是的,解决的问题也很有意思,关于超维立方体猜想的一篇论文,这恰好也是计算机优化方向的一个问题。
现在数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作者已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猜想。
我也已经找人跟《数学年刊》的主编联系过了,但对方不肯提供作者的电话号码。
对了,还有个趣事,你肯定想不到。”
<p>
“什么?”
<p>
“论文跟算法的作者,也就是那个Ningjie,其身份是华夏一所体育大学的学生,让我想想,对了,叫燕北体育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