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p>
“对对对,出发,出发。”
<p>
……<p>
同一时间,博士楼的寝室里,宁孑正看着三月帮他起草的发言稿发呆。
<p>
是的,他也是刚刚看到发言稿,因为这些天他一直在研究三月给他布置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以及进阶的级联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p>
甚至在当天早上都还在脑海中反复重现着在梦中亲自复现过多次的试验。
<p>
反常识的试验结果,一直在刷新着宁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直到五分钟前,他才算真切的理解了整个试验。
<p>
比如银原子通过不规则磁场时会产生偏转跟分裂,跟热运动无关,而是由银原子唯一一个在最外层运动的电子本身的自旋角动量决定的。
<p>
原因很简单,宁孑在梦中进行试验的结果,经过不规则磁场后,打在标靶上的银原子最终形成的图案,既不是点,也不是是线,而是两束线。
<p>
这就说明不管加热的发射炉发射了多少银原子,不管这些银原子是如何运动的,但当它们经过磁场后,其角动量只能取两个值。
换句话说,经典物理中对粒子总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解释,在这场试验中完全失效了。
<p>
出现这个结果,宁孑再看题干,很容易便得出结论。
<p
当银原子经过不均匀磁场时产生的角动量只可能是因为唯一处于外层的电子自旋所产生的。
这也让宁孑明白了为什么这个试验要用银原子的原因。
<p>
因为只有唯一一个外层电子,让这次试验理解起来变得简单。
如果外层电子多了的话,那最后的靶印就不是两条线,而是多条线……<p>
同时也能倒推出一个结论,银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运动产生的角动量具备动量大小相等,方向随机相反的特点。
<p>
然而当宁孑理解这些之后,三月接下来给出的级联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更是反直觉。
在经过不均匀磁场后,已经分裂过一次的银原子,不让它们直接打到靶点上,而是再经过一个不规则磁场,它们还会二次分裂……<p>
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稀奇的,但如果用宏观场景来解释,就好像两个人准备下围棋,明明已经将黑白两色的棋子,都照着各自的颜色,分到两个不同的棋罐里了。
但是随手摇了摇棋罐,再打开的时候却发现原本只有黑色或者白色的棋罐内,突然又变成黑白混合的棋子了。
<p>
而且两种棋子数量颜色还相等。
<p>
对与之前并没有接触过量子物理的宁孑来说,要将其中的关键点完全理解清楚,自然需要时间。
<p>
更别提宁孑还不信邪的进行了好几次模拟试验,通过三月的计算能力,不停的增加新的磁场,通过多种途径来确定最终观测结果……<p>
然而结果都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