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就又会让玻璃继续偏色,偏到紫色那边去。
但无论如何,宫黎既然肯动手试验,就已经比不少墨守成规的匠人要强了。
不多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地方。
宫六早年间在汴京城西门外买过一间小院子,后来给了宫黎。
宫黎便在这院子里自己搭建了一座“玻璃窑”
。
宫明二人一到,宫黎便不顾暑热,亲手配了一份玻璃料,然后点燃了窑炉,送玻璃料进去烧。
他上身只穿着一件“两裆”
,下着粗麻布的长裤,双手用一对铁钳控制着石臼,不时将盛在石臼里的玻璃料拖出来看看。
而明远在宫黎的小院里左看看,右看看,发现一枚长长的铜杖,看起来像是宫黎用来搅动熔化的玻璃料用的。
他伸手一抄,将铜杖持于手中,发现果然是中空的。
实心的铜杖很费铜,因此这个时代的铜匠经常打制一片薄薄的铜片,然后卷起来,将两头切整齐,便是一枚铜杖。
明远在刻印坊制作铜活字的铜匠那里见过这种做法。
在宫黎这儿一看,果然是一样。
“好了!”
这时,宫黎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将石臼从窑炉中拖出来,用铁钳钳着石臼,将里面红亮粘稠的液体倒出来一团,落在一片铺开的铜板上。
眼看这一大团粘稠的玻璃液软趴趴地散开,成为“一坨”
,宫黎赶忙托着那块铜板的边缘,开始左右晃动。
这种做法令明远想起小时候看家里的厨子做藕粉圆子,一只竹制的笸箩里,一只只浑圆的圆子就渐渐成了形状。
没想到那枚滚圆滚圆的玻璃球,也是这么做出来的。
宫黎只要持续晃动那枚铁板,让板上的玻璃料始终保持球型,等到它慢慢冷却下来,就是一枚浑圆透明的玻璃球。
明远表示:感谢宫小乙为他解惑。
他却没有继续旁观宫黎将整只玻璃球定型,而是手持那枚铜杖,靠近那只滚烫的石臼,将里面还剩的一点玻璃料捣了捣,让它沾在铜杖的一头。
宫黎一眼瞥见,明远这穿得周周正正的小郎君,也不怕热,站在窑炉跟前,用一根铜杖捣着石臼里剩下的玻璃料,当场吓了一大跳。
“明郎君,小心,小心被烫——”
听说了父亲的经历,宫黎已经认定明远是自己的半个金|主了,哪能亲眼看着金|主大人被烫?
手中的铜板和未完全冷却的玻璃料全部被宫黎撂下,玻璃匠人咋咋呼呼地来“抢救”
明远。
他却见到明远举起手中的铜杖,将上面沾着的粘稠玻璃料重新送入窑炉里烧过。
已经有些暗淡的玻璃料重新变得色泽红亮。
明远看看差不多了,就将铜杖的另一头送至口边,鼓起腮帮子,往里面用力吹了一口气。
铜杖另一头的玻璃料顿时鼓了起来。
赶来“抢救”
的宫黎一时间目瞪口呆,定在原地,一步都迈不出去。
明远举起手中的铜杖,看看另一头的玻璃料鼓起了一个小泡泡。
切,才这点肺活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