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史尚则胸有成竹地回答:“有的是铸铜版,有的是雕木板。”
明远给了史尚一天的时间去了解汴京城中的刻印生意,史尚也利用这一天时间,跑遍了所有的刻印坊,成为汴京刻印界的“通”
。
明远点点头,对史尚的表现很满意。
他想了想,接着问:“我如果要自己办一间刻印坊,需要准备什么?”
史尚惊讶地张开了口,却一时没能说出话。
明远想要买一家刻印坊不成,马上就转变思路,想要自己办一间刻印坊。
这样跳跃的思维是史尚万万没料到的。
但史尚马上调整过来,略略思考,就回答:“您需要有经验的刻印匠人,要有一间足够大的院子,有至少一名管事,能够充当账房的。
另外您需要有上门来刻印的主顾……”
“主顾?”
明远闻言一笑,心想:苏轼不就是一个大主顾吗?
史尚见明远的表情,知他胸有成竹,便不再多说。
“需要官府核准吗?”
明远又问。
史尚不愧是“通”
,对此非常确定:“不必,只是开业需要在开封府备案即可。”
“那就好,”
明远笑着点头:“你去物色院子和管事。
刻印匠人那边,我来想办法。”
明远早在来汴京之前,就想过要把京兆府的刻印坊搬到汴京。
但京兆府作坊那里,工匠们多是本地人,拖家带口的,不便离开。
再加上刻印坊的生意已经上了正轨,明远也不好强求,只留了话,说是向来汴京的话就来,到京城就上牙行打听他。
此外,明远拜托了与东南一带有生意往来的绸缎庄掌柜,托人寻访毕昇。
他不记得多少毕昇生平,甚至不知道毕昇现在是否在世。
茫茫人海中,仅凭名字和职业寻人,就好像是大海里捞针,权且试一试。
谁知明远下定决心要自己办刻印坊的第二天,有人找上了门。
“郎君,门外有一人,自称姓毕,求见郎君。”
随宅院一道“租赁”
而来的门房姓万,明远跟着宅院里的其他人一道,喊他“老万”
。
明远点点头,要老万将人引进来。
“见过明郎君。”
进屋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颇有风霜之色,两鬓已经花白。
明远连忙上前,与来人见礼,问起对方的姓名,来人答道:“老汉名叫毕文显。
听说明郎君在寻访先祖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