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明远却不好意思地笑笑:“吕师兄,真对不住,也来扰你。
小弟只是爱惜马力而已。
这一带地面不够平整,我不敢再让踏雪再奋力快跑,怕损了它的四蹄,等到了横渠镇上,我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吕大临对此不以为意。
毕竟陕西人爱惜马匹是出了名的,西军中的骑手甚至把战马当了性命、兄弟。
明远说是会想办法解决马匹四蹄易损的问题,吕大临也是只当他随口说说。
这时“教务处长”
坐车已经坐了很久,浑身上下,连骨架都快颠散了。
他抬眼看看对面若无其事的明远,感叹一句:“还是年轻好啊!”
“我这一把老骨头,连坐车都坐不动喽!”
吕大临说着又想起张载,顿时愁容满面:“先生不愿留在长安,到横渠的这点路程,连我都受不了,先生那副身子骨,又怎么经受得住?”
偏偏张载坚持要亲力亲为,一定要亲身前往横渠,在那里教书育人,并主持井田试验。
对面向华傻傻地开口回答:“那就……慢点走?”
吕大临凭空想象了一下,觉得也不是个办法,走得越慢,路程越长,这份难受似乎也就更难捱了。
明远却转了转眼珠,说:“吕师兄放心,包在我身上。
等我到了横渠镇上,一并想办法?”
这句话倒是让吕大临惊醒了。
——这还能有办法?
吕大临心想:从京兆府到凤翔府的这条官道已经算是修得很好了,还能有什么办法能够平整路面,让车驾不再如此颠簸?
难道小师弟还想用上他发明的那个“水泥”
,将几的官道全部都铺一遍不成?
吕大临可不知道“水泥”
压根儿不是明远发明的,只不过是明远在从城外引山泉水时使用了一把,正好被李参看上。
不知怎么长安城里就以讹传讹,就变成水泥也是明远“发明”
的了。
但即便小师弟财大气粗,能够专门为先生铺设一条平整的道路,在先生明年开春前往横渠镇之前,也肯定来不及啊!
因此吕大临将明远口中的“想办法”
,断定为“说说而已”
。
就这么颠簸了一路,两天之后,吕大临和明远抵达了横渠镇。
向华当即按照明远的吩咐,先去两位舅舅家里,然后再引着吕大临前往已经事先安排好的落脚点。
而明远则径自跳下大车,牵上“踏雪”
,又带上他事先画好的两幅图样,去铁匠铺找铁匠去了。
“叮——”
“叮叮——”
枯燥的敲击声从铁匠铺里传出来。
明远在铺子外面观察了好一会,将这铁匠打制的各种器皿看了又看,觉得靠谱,于是便开口招呼:“店家,店家——”
铁匠闻声出来,见是一位面生的小郎君,身上袍子被缝成一格一格的,这种穿法在横渠镇上从来没见过,于是带了七分恭敬三分疏离,粗着嗓子问:“小郎君想要什么?”
明远拿过那两张图样,问:“用熟铁打制这样形状的铁片,大约五厘厚,可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