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明远的原身,确实是横渠先生张载1的弟子。
最近这段时间,明远从薛绍彭那里旁敲侧击,打听了不少关于张载的消息,知道他是关西赫赫有名的大儒,开创一派“关学”
,并且亦是隔壁“四吕”
家中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的老师。
原本明远还纳闷,张载一代大家,怎么会教授自己原身那样小小年纪的“蒙童”
。
后来与母亲聊了聊,明远才明白。
张载曾寓居凤翔府眉县横渠镇,而舒氏娘子正是眉县人,娘家与张家是邻里。
明远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有机会拜在张载门下,进学开蒙。
而吕氏四贤中的三位,算起来也都是他的“师兄”
。
当然了,对于明远这样的小小蒙童,张载自有弟子服其劳,带领他们念“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但是对于做人与学问的基本态度,张载却是时不时要向所有学生宣讲,从未有半刻放松。
张载身为大儒,却如此认真地对待德育教育工作,明远现在想象一番,也是很佩服的。
六月暑热,明远也不怎么出门,便将原身留下的书籍都取出来,大致翻翻——这越发坚定了他不想读书的心思。
经义与古文,对他来说实在太过诘屈聱牙,而且入学读书,只会为他增添价值两条咸肉的束脩,于花钱大业无益。
因此每天明远温书都温得唉声叹气的。
谁知到了六月底,消息传来,因为天气太热,张载微恙,因此暂时留在京中,八九月秋凉时再返回长安。
明远听见这个消息,顿时送了一口气,手边的书本又丢到一边去了,每天该在外面跑的时候还是在外面跑,四处看着哪里有可以供他“花钱”
的项目。
这天他惯例尝过一碗张家豆腐坊出的“白玉豆腐”
,路过官牙,与相熟的牙人们打了声招呼,顺路到城门外看了一眼“自来泉”
。
天气愈热,“自来泉”
前聚的人越多。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贩在城门外搭起了简易的凉棚,支起小摊,贩卖一些凉茶食水之类,供路过的人消暑解渴。
明远并不关心“自来泉”
旁的钱箱内每天能收到多少钱,那些自然有他的堂兄明十一负责。
他只关心“竹笕水龙”
的运转是否正常,水量多寡,水质是否纯净……见一切正常,明远就放心了。
从竹笕龙头跟前转身,明远就对上了一张肤色白净,额头上爬满了汗珠的胖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