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吃完米线回到家已经是傍晚,林舟推门时,林舒恩正在和陈旭唠家常,徐森淼坐在一旁,安静的帮大人们剥着桔子,陈旭看见她,高兴坏了,朝她招招手:“小舟过来,快让姨看看,哎呀长大了大姑娘了,模样真标志,像你妈,在徐高呢是吧。”
林舟点了点头,幼年记忆中,陈旭虽然回来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出现都会给林舟带礼物,在林舟的记忆里,陈旭是个见她就会笑,一直扮演圣诞老人,爽利也慈爱,很宠爱她的长辈。
她往这儿一坐,拉着林舟的手说话,絮絮叨叨的问一些琐事,让林舟有一种小时候躲在大人身后拒绝长大、熟悉的、放纵的安全感。
陈旭喜欢她喜欢的不行,拉着她转着圈的看:“好些年没见了,姨也不知道你多高多重,没敢给你带衣服,就给你选了个书包,你看看喜欢吗?”
林舟说了声谢谢陈姨,接过书包看了徐森淼一眼,陈旭给她俩买东西的习惯没变,还是一式两份,她的书包和徐森淼的是一样的,只是少了一只玩偶小猫。
陈旭摸摸她的头:“快背上看看合不合适。”
林舟背上转了一圈,笑得甜甜的:“合适,姨眼光好,买东西比我妈靠谱多了。”
林舒恩无奈的看她一眼,和陈旭说:“你看看,越长大话越多。”
陈旭“嗐”
了一声,拉着林舟的手坐下:“小姑娘家,活泼点好,不像我们小淼,小时候还挺能说的,现在倒没话了。”
说完,她朝徐森淼使了个眼色:“小淼,别光顾着自己吃橘子,给小舟也剥一个。”
林舟还没来得及摇头,又听见她叹了口气,无奈的和林舒恩说:“这俩孩子,小时候亲着呢,现在倒生疏了。”
林舒恩表示:“大了都这样。”
接下来的半小时,在陈旭的示意下,林舟坐在她和徐森淼中间,吃着橘子听完了徐森淼转学的缘由。
早些年,徐胜和陈旭南下,那时候实体业还处上升期,他俩干了四五年,攒下第一批资金后盘了一个小工厂,做一些服装辅料的生意,那时候档口辅料业务已经趋近成熟,靠薄利多销的通货打不出差异化,亏不了本,但也挣不着钱,不温不火的经营了两年,陈旭干不下去了,决定换条路子。
刚好赶上电商飞速发展,个体品牌和小众服装业务需求增长,名声在外的老厂子看不上牙缝里的肉,不肯接一二百件的订单,但是陈旭肯,她不仅肯,还把利润压到最低,以做一件赔一件的态度合作了十几家店,在本就狭小的小众服装圈站稳了脚跟。
小众圈子对服装质量的要求很高,随着其中一家合作方熬成圈里老店,打响了口碑,工厂订单也开始飞速增加。
与此同时,徐胜发现档口里羊绒衫热销,但高档衣架的市场却一片空白,于是和朋友合作,开始研究绸缎刺绣衣架,专供轻奢品牌定制。
没日没夜的忙了好几年,忙出了两个厂子三个档口,眼看徐森淼要上高中,夫妻俩生了退居二线的心,把生意扔给了手下人打理,认真琢磨起孩子的前程来,想给她找个好学校。
刚巧徐杨一家来找徐胜,和徐胜聊起送徐杨回林城的事儿,徐胜和陈旭学历不高,压根没经历过高考,徐森淼又不用人管,没让他俩担心过成绩,搞得俩人当了这些年爸妈,省心省过了头,连文理科学什么都没分清,更没想到高考还有那么多门路,听徐杨爸妈说起“高校数量”
、“本科录取率”
、“自主命题优势”
什么的,被念叨的云里雾里。
各种政策只听了个一知半解,但有一句话俩人都记住了,徐杨继父说:“回林城高考,对孩子好。”
徐胜表面上是个不会和孩子沟通的严父,实际则是个要星星不给月亮的女儿奴,当即被“对孩子好”
四个字降住了,琢磨了好几个晚上,徐胜拍板和陈旭说:“要不,送小淼回林城吧,老赵不是说能让小淼进徐高吗,那可是好学校,听说去年还出了个华安市理科状元呢。”
家里生意虽然稳定了,但也离不了人,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决定一个留下管事儿,一个陪孩子回去上学,徐杨的继父帮忙帮的也很尽心,听说徐森淼化学不太好,还主动提出要给她找个化学老师当班主任。
谁料想这个时候,徐森淼的姥爷忽然查出了肺癌,确诊时已经是晚期了,病情恶化的很快,不过一周的功夫话就说不利索了,吃饭排便都要人帮忙。
久病床前无孝子,两个整日游手好闲的儿子得了信儿,一个比一个“忙”
,老爷子没人照顾,陈旭只好回老家接人,费了好一番功夫,上下打点疏通,才在中心医院抢到个床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