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没想到时酒主动找上了她爷。
大约是前几年,袁先生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广大农民群众,这都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明。
具体点说,在袁先生发明杂交水稻之前,华国水稻亩产量大约是三百斤,而杂交水稻出现了之后,一亩地至少可以有一千斤的产量,当然,前提必须是风调雨顺、土质良好。
从袁先生的事例中时酒受到了启发,既然优秀的种子有了,那为什么不能发明一种配套的使之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肥料呢?
就拿前进大队来说,其实他们每年分到的肥料并不多,现在家家户户还是有很多人把茅厕粪便池或者养猪养牛的大粪当做肥料,并不是说这样做不好,是很天然没错,但大家要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已经不是很多年前小农小户自给自足的时代了,自产的天然粪便根本满足不了大片土壤和庄稼的需求。
所以,现在需要更多更好的肥料。
而时酒想要创造的,是一种复合肥。
众所周知,肥料的种类是很多的,十八世纪中叶,肥料被分为两种类型——单元肥料和复合肥料,前者有氮肥、磷肥和钾肥,而后者则包括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
后者,才是时酒准备下功夫研制的。
单一肥料如磷肥、氮肥成分单一也方便研究,但缺陷也很明显,它们作用也同样单一。
作为华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成长过程中无疑是需要吸收大量肥料的,据研究数据表明,每生产500公斤的稻谷就需要吸收氮磷钾各种元素数十公斤,而硅也是水稻生长的必需元素。
现在华国上下在水稻施肥这方面还是非常落后的,先进地区的水稻肥料倒是配备齐全,但是需要三种不同的肥料分三次先后施肥,对农民来说算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这且算是好的了,据时队长透露,别说是他们前进大队了,就是一整个公社仓库也没有三种专门针对水稻的肥料啊,能有个一种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这边除了听天由命那就是靠他们这些庄稼人自己埋头苦干。
听起来很心酸却也是大实话。
华国现在好多肥料都是进口的国外,人多地大,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所以,时酒的想法非常符合目前国家的现状,真要是做成了这事,功劳那是大大的!
还用绞尽脑汁进少年班?
想法是很美好的,但前进的道路上总是不缺困难和挫折的,时酒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她没有实验室啊!
肥料的研制毫无意外离不开化学,化学界中很多发明都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找一个设施还算完整的实验室势在必行。
遇到了问题,那必须得向老时家的掌舵人她爷时队长请教请教啊。
时队长一时也被宝贝孙女这思路给整懵了,他脑筋不像一般人不活络,就认为自己疴出来的才是好东西,天天跟黄土地打交道他最是清楚,队里的好多田地土壤一年不如一年,所以孙女这想法肯定是没问题的。
可问题是,即使不知道化学具体是个啥意思的时队长听着时酒一口一个的“实验室”
,他也晓得这实验室不常见很难搞!
旱烟杆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搁桌上敲着,时队长眉头紧锁,很是认真。
“爷,咱家有刘教授电话不?打个电话问问刘老师!”
这法子不错。
时队长从一个红漆掉得七零八落还挂着一个小铜锁的抽屉里找出了一张纸,接着便拨通了电话号码。
接电话的是刘教授的妻子,教时酒各种背诗背词被文章的张教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