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为什么不能让人安心当一个整日读书考古、安心写作的君主立宪式皇帝呢?老国王默默长叹,好想退位啊。
几分钟后,国王那不省心的太子驾到了,腋下夹着厚厚的纸质资料,脸色阴晴不定。
“好了好了,坐下讲吧。”
老国王一挥手。
太子斑摊开文件夹,厚厚一叠资料,都是刚刚在军部拿到的关于“记忆上载与共情研究”
的秘密文献。
“呵,今天还被我撞破了一个惊天大机密。”
太子斑语出讥诮,不善的目光投向斯科特元帅。
高贵的三军统帅内心一阵窝火,贵为霍冬星绝对的权力核心,可能整个星球只有太子斑一个人敢这么跟他说话。
太子斑手里的一大沓机密文献,详细记载了霍冬星记忆上载技术的军方研究史。
霍冬星的记忆上载技术开发于太子斑出生之前的世代,发展至今已经相对成熟。
在上一世代,霍冬星生物科技突破了对大脑神经元突触的人工读取,成功绘制了大脑神经元链接图谱,为人脑记忆的共享与移植提供了理论支持。
随着广泛运用的植入式个人终端功能日趋强大,霍冬星人随时从自己大脑里抽取特定的个人记忆片段,如同旧时代共享照片一样分享到社交网络上和亲友共同赏析,已经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实际上,由于人脑记忆不可修改的特性,通过个人终端抽取的记忆已经广泛运用到司法、新闻等领域。
然而,记忆上载并不是科技对于大脑探索的极限。
还有一个更深层、更隐秘的大脑功能,一直无人能破解。
——思想。
人们能从他人的记忆共享中明白他人往日所见所闻,却永远不能洞悉,他人在经历这些事件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思考是什么,甚至对于未来的打算是什么;学者们将这种假设的情况称之为记忆共情。
但是有人发现,原来在现有技术下,真的有一个途径可以实现记忆共情——只要拥有相同的dna就有可能。
霍冬星由于某种奇怪的遗传规律,几乎没有同卵双胞胎降生,这一遗传特性直接推迟了记忆共情途径的发现。
不过终于这个隐秘的途径还是被军方发现了,最初这一现象是在恢复一些遭遇脑部创伤的失忆病人身上发现的;但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都难以分辨这到底是记忆共情,还是单纯地唤回了病人本身的记忆和思考。
后来,科学的魔爪就伸向了克隆小鼠,克隆猴;研究表明,拥有相同dna的两个生物,确实可以实现记忆共情。
dna以变化莫测的核酸修饰片段的形式,控制着神经递质的调控方式。
不同的核酸修饰片段如同刻在基因里的密匙,直接影响记忆在人脑中的储存方式,即产生记忆时的思考方式。
这是相同dna个体可以进行记忆共情的理论基础。
到此为止,科学探索的脚步还没有满足。
理论上来讲,如果直接克隆一个人,克隆体是可以和被克隆体产生记忆共情的。
但一方面克隆人项目因为显而易见的伦理原因在霍冬星被严格禁止;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尚未完成,无法植入个人终端,克隆体从胚胎长到成年的发育过程又太过漫长,无疑将这一共情途径的实现价值拉到极低。
军方开始设想,在大部分器官克隆技术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如果在实验室里直接克隆一个人的大脑,这颗大脑的dna能骗过上载的记忆碎片,向虚拟的个人终端发送这则记忆碎片里包含的思维吗?
——真是一个疯狂变态的实验项目啊。
因为该项目属于军方最高级别机密内容,只有三军统帅本人和少数几个将军知晓,太子斑并没有被告知相同dna这个记忆共情途径。
甚至连霍冬星名义上的最高元首,也仅在几小时之前得知这一消息。
太子斑感觉气到心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