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我让你们做的大比武资料汇总,做好了吗?拿过来吧。”
工作大家都是很积极,江建中立刻拿了两张纸过来,递给了郑文华:“从建国开始,我们部委一共搞了十五次大比武,我们总结了一下,比试内容大致如下,您看看。”
郑文华显然心里门清,扫了一眼确定没什么疏漏,就递给何熙了,“我对面桌子空着,你先用,研究研究这个。
看完了我再介绍厂里的情况,咱们讨论怎么干。”
这是让何熙先准备准备再发力呢。
何熙心头明亮,在这种工科人聚堆的地方,没有什么捷径,拿出本事来以后的工作就好干,何熙扫了一眼,就放下了:“直接来吧。”
别说郑文华了,应该是整个技术科都有点意外。
大家诧异的看着何熙,觉得她有点托大。
技术再厉害,她也不是科班出身,大比武这种事,一是需要对厂子非常了解,二是需要对规则十分熟稔,否则怎么安排工作?
郑文华还想提醒她一句,哪里想到,何熙直接将自己的黑色小挎包放在了桌子上,从里面拿出了笔和一个笔记本。
显然是有所准备,郑文华也就没劝:“开会!”
顿时整个办公室都动了起来。
有人关门,有人搬椅子,最终围绕着大黑板成了一个圆。
何熙明眼瞧着,江建中还跟几个年轻点的技术员挤了挤眼睛,那意思太明显了,要试试她的斤两。
郑文华让何熙坐在了他的左手边,这才开始讲:“大比武其实就是技术考核。
一个厂一个小队,一般三到五人。
肯定会配上一名技术员,剩下的两到四名是技术工人。
主要考核业务知识和动手能力,业务知识涉及教广,一般是各种问答题和选择题。
动手能力就可能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装配,看谁的机器装配的好,二是检修,也就是故障判断,同样问题的机器摆在各厂面前,看哪家最快修理完毕。
至于其他,偶尔会有创新,什么听声辩音啊!
不确定有没有。”
这就是给何熙介绍的,何熙点头:“这个考的是基本知识,短时间内可以集训查漏补缺,但是想要大幅度提高挺难的,得要本身基础就好。
郑主任有推荐的吗?”
郑文华就说:“技术员我和于主任都可以,可以一个人做备选。
工人吗?”
他想了想说:“一装配车间的杜勇,是一流的装配工人,他可以。
还有一车间的焊工吴太高,铣工张慧丽,钳工罗小军和高长虹。”
何熙听了听就问:“怎么都是一车间的?”
郑文华就说:“T185就是一车间生产的,肯定他们的工人更熟悉。
另外,当初上马T185,是把厂子里所有的好工人都集中在一车间了,他们的确技术水平在厂里是最优的。”
何熙就问:“二车间的赵广鑫呢。”
郑文华真是挺讶异的,何熙居然知道赵广鑫!
他直接说:“你真是下了功夫,看了厂史吧。”
何熙点点头:“赵广鑫是个能工巧匠,焊接车床都能上,还有巧思。
我看见他还研究出了油箱防锈液,为当时的厂子挣了不少利润。”
“那倒是。
可那是十年前,现在老赵没那个心思了。”
他叹口气,“老赵他媳妇病了,挺严重的,家里就他一个顶梁柱,他把心思都放在厂外面挣钱了,给好几个私人厂干活,而且不但自己干,还带着徒弟干,厂里的事儿一概不理,怎么说都不行。
现在一天就露个面,人就不见了,成癞皮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