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真是多亏了林老师,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这出,等明年招生的时候,叫我爸妈带他来考考试试。”
又跟林老师聊了会天,带着收获的意外惊喜,三人告别老师,离开实验学校,前往余荣集团总部。
第133章、自尊
余荣集团总部内,负责慈善基金具体运作的工作人员把四十位受助者的具体资料拿给苏音。
前面过来时苏音跟整个团队聊过,发现余叔叔、或者是负责具体执行的秘书选人很有眼光,这些人都是真正热衷于慈善事业的。
经由他们重重审核、并且实地考察过的名单,苏音没什么不放心。
随手翻了下,她的视线聚焦在资助标准上。
“才两千块?是不是有点少?”
翻到后面高中部分,一千块,更少。
此刻苏音已经完全忘记了,在医院里她以交高中学费为由向秦朗借钱时,那小心翼翼才说出的两千块。
她没念过大学,对大学消费的认知来源于凌梦,只记得凌梦念大学时一年好十来万,作为交换生出国留学那两年更是动辄几十、上百万。
“这些……够用么?”
负责人耐心解释着:“我们参照了平城各个高中,以及他们报考大学的标准。
高中每学期收费几百,大学按学年,每年学费差不多三千。
这个资助标准,如果他们在大学里认真学习,再稍微拿个奖学金,完全可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听到这话,苏音也就放下心。
资助高中、大学生各二十名,按这标准,这次花出去的钱总共有六万,她那二十万完全覆盖的过来。
既然是她出的钱,那这赚名声的事也就接受啦。
拿起签字笔,苏音在四十份资助合同上签下自己名字。
下一步是跟贫困学生家庭的见面会,当场把资助合同交给他们,顺便再接受电视台采访。
这个环节后世电视等媒体上常看到的那种,资助者和受助者双方共同拎着慈善捐款的大牌子,录个像拍下照,新闻里放一放,一方得名一方得利。
助学基金的运作人员很尽责,来之前就已经挨家挨户通知到,今天过来签合同领钱。
等苏音跟着他们上了二楼会议室,看到的就是里面已经坐满了的贫困生以及家长。
打眼扫下,其中还有几位熟人。
除去买房子时遇到的芳街三村那户卖房给老人治病、供孩子读书的人家外,还有对母子是早上跟他们同一辆面包车进城的邻村人。
母子俩也认出了苏音,震惊过后,不好意思地别过头。
苏音本来打招呼的手僵在半空,整个人有些纳闷。
这……怎么了?
很快她想到了前世的自己,接受别人施舍的滋味并不好受。
当日她从吴瑜手里要学费的感觉尚残留在心里,那只是发生在凌家别墅中。
然而现在,这些人却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施舍,并且还要由媒体录下来,在电视上大张旗鼓地播放,将自己的贫困赤裸裸地展示在全市乃至全省人民面前。
那滋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