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于是,李明阳在朝堂之上,面对百官的注视,他的目光更加坚定,步履更加从容。
他深知,作为一位父亲,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儿子能够超越自己,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
而他,也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儿子,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沐云瑶听闻诗会以荷为题,就猜到李云泞大概率要抄这篇《爱莲说》了。
李云泞回府先去给父亲禀告此事,免得他第二天又是从别人处听闻这件事。
回到竹语轩已经很晚,李云泞也只是大概说了一下情景。
翌日看到坊间传颂的版本,果然如此,全文仅仅改动了两个字:原本提及的“李唐”
被替换为了“前朝”
,这样一来,就完全避开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李唐王朝,让故事更加贴合虚构的设定。
幸运的是,前朝的历史中确实有着对牡丹花的深厚喜爱,这一改动非但没有破坏文章的真实感,反而增添了几分历史韵味,使得这位“文抄公”
的行为也显得合情合理。
沐云瑶随即下令,让京城内所有鲜食居的门店都将这篇精心修改过的文章张贴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
她的目的是让京城中更多的人有机会读到这篇文章,进一步提升李云泞的声誉和知名度。
在沐云瑶的精心策划下,这篇文章传播范围也迅速扩大,成为了京城内热议的话题之一。
,!
与沐云瑶抱有相同心思的,还有香蕊。
那一日,香蕊听到李云泞的《爱莲说》,心中便认定此文是专为自己而作。
文中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她看来,正是自己的真实写照,也是李公子对她深深的期许与赞美。
香蕊满怀欣喜,亲自将这篇文章工整地誊抄下来,挂在了花月楼最为显眼的中堂之上。
她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喜爱与珍视,更在无形中为李云泞的佳作《爱莲说》做了最动人的宣传。
这篇描绘莲花高洁品质的文章在花月楼中传为佳话,继而迅速风靡京城,使得李云泞的名字如同夏日清莲,在文人墨客、官员权贵间芬芳四溢,名声大噪。
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了对这篇美文及其作者才华的赞叹与向往之中。
昔日李云泞之诗,仅于京城权贵间传颂,其才情悄然润泽着那方寸间的繁华与高傲。
而今,一篇《爱莲说》横空出世,如夏雨暴虐广袤大地,让李云泞之名响彻大周文坛,乃至远播至烟雨朦胧的吴国之地,成为文坛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
此作,字里行间透露出高洁与清雅,仿佛一池清莲,于污浊尘世中亭亭玉立,不染尘埃。
李云泞以莲喻人,颂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品格,不仅触动了文人墨客的心弦,更激起了世人对于纯真与高尚境界的无限向往。
大周文坛为之轰动,文士们竞相传阅,赞不绝口,将《爱莲说》视为瑰宝,争相效仿其文风与意境。
而吴国文坛,虽隔千山万水,亦被这股清新脱俗之风深深吸引,李云泞之名,如同江南水乡中轻轻摇曳的莲影,温婉而又坚定地落在了每一位文人的心田。
如此,《爱莲说》不仅成就了李云泞在大周文坛的赫赫声名,更跨越地域界限,让他在吴国乃至更远的地方,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记,成为了一段文坛佳话。
李云泞本人没想到此事后果如此严重,暗下决心,今后真的不能在做文抄公了。
:()江山列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