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大伯高瞻远瞩,胸怀过人,为了家族能舍弃眼前小利,我不如也!”
对于李天择的果断,李明阳是佩服万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已至立夏。
这两个月李明阳频繁带着小哥三出入江南大营。
李云泞和江南大营的众人已经是打成一片,也没有人再将他看作小娃娃。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朝堂上朝臣们吵成了一片。
就在今日,鸿胪寺卿奏报,吴国质子孙翔潜逃。
自先帝开国长江一战打的吴国元气大伤,若非西北秦国虎视眈眈,吴国就此灭国都说不上。
自此吴越一直纳贡来朝,并在京都遣有质子。
逃走的质子孙翔已在汴京安住了十年,前两日出城郊游就至此下落不明名朝臣们对此事意见不一,有的要求遣使追责,有的直接要求陈兵南下,起初只是争论,后来直接演变成争吵。
请求出兵的大多是武将,近十年三国鼎立,暂无战事,武将一派再无新的勋贵产生,有此良机都是磨拳霍霍。
文臣们都是大多先外交解决。
不过奇怪的,李、王、崔三家的子弟及属官少有的保持缄默,争吵的都是寒门出身及其他世家的人。
尚书令李天择,中书令王鹏举,侍中崔楠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天子杨越看着下面都快打起来的朝臣,不由头疼。
虽说先帝为巩固皇权废除丞相制,建立三省六部制。
但如今要职几乎被世家把控,自己的旨意还时有被门下驳回。
朝中大事几乎由李、王、崔、赵四家把握,自己虽有擎天之志,如今也只是成为一个印玺象征。
这些年自己也提拔扶持了不少寒门子弟,但目前还不成气候,其中佼佼者就是北疆大营统领薛亮和广陵太守李明阳。
但这李明阳似乎有回归李家的迹象,这些年李天鸣多次往返扬州汴京之间,内侍也是有所禀报。
自己也透过西宫问询过李明阳,但回信都是言语不详。
“此事如何处置,王大人可有高见?”
最终杨越还是耐不住问向王鹏举。
王鹏举出列:“老臣认为二法可通行,鸿胪寺可遣使吴朝,同时命江南大营可陈兵长江,做出跨江之势。
或谈或打,可看吴朝回应再定。”
杨越听完,认可的点点头,又看向李天择和崔楠,二人均是站立,看着没有一丝想参与讨论此事的意愿。
“就如卿所言,崔大人安排拟旨传召吧。”
一场三年前的计划娓娓拉开了序幕。
:()江山列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