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但这时候关中东部已被诸戎控制,周王朝鞭长莫及,因而周平王告诉秦襄公道:“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遂成为秦国伐戎的有利借口。
经过几代秦王的努力,秦国终于夺回了关内周地的大部分地域。
秦国都城亦随着秦国疆域的变化几度迁徙。
到秦孝公时,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最重大的措施之一就是将秦国王都东迁。
当时的局势是,天下七雄并列,魏国最为强大,占有秦的河西之地,隔水与秦对峙。
但随着秦进魏退的变化,将都城往东迁移符合秦国进一步东伐的长远目标。
因而虽然反对者众多,秦孝公还是坚持将王都从栎阳迁到了咸阳。
咸阳建在关中陆海天府的中央,因在在九蠼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①,故名咸阳。
这里正当水陆津梁,又有漕运之利,形势下恼,进退战守,可谓绝佳的建都位置。
①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岸这些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称作“阳”
。
咸阳原本只是一个乡邑,成为秦国王都后,才开始大肆营建。
建筑设计以“象天”
为原则,即将都城主要建筑与天空星象与在分布上对应起来。
最先修建的是象征国君威严的冀阙。
阙是立于王宫前面大道两旁的一对多层建筑物,冀意为记。
君主常在冀阙出列教令,大臣则常在这里待诏记事。
商鞅主持修建的冀阙上下三层,木衣绨绣,土被朱紫,极其华丽。
下层台基是数个单室,出檐设廊;中层正中是主体居室,南临露台,北有宽敞的台榭;顶层则是四望的楼阁,居高临下,俯视渭川。
冀阙建成,始有咸阳都城的雏形。
之后相继有了咸阳宫、咸阳城。
咸阳宫是秦王办公居住之所,位于咸阳城之北;咸阳城则是手工业作坊、平民居住区、市集等集中所在地,四周围有高墙,是一处独立的城郭。
秦惠文王执政后,大肆增建宫室,咸阳遂从渭北扩展到渭南。
诸多宫殿建筑以渭水为轴线,南北伸展,如飞鸟双翼,横空而行。
为使南北随意相通,又建了石柱的横桥,称渭桥。
宽六丈,南北长二百八十步,宏丽宽长,犹如天虹卧波。
众多的宫殿群中,地位最高的是渭北的咸阳宫,王太后江芈长期居住在这里。
其次是渭南的章台宫,是秦昭襄王的居处和朝宫。
虽然太后一党擅权已久,但毕竟秦昭襄王才是秦国名义上的君主,因而重大政治活动均在章台进行。
昔日楚怀王被秦国诱骗挟持到咸阳后,第一件事就是被带到章台,迫以臣子的礼仪朝见秦昭襄王和宣太后。
秦都咸阳主要宫苑与天象位置对照示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