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2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台座是个夯土筑成的大平台,受山势所限,不及半人高。

左边①坐着故王后所生的太子槐、公子兰及眷属。

右边则是华容夫人所生的公主江芈、公子冉、公子戎几人。

再往下便是楚国的王公贵族,令尹昭阳、司马屈匄、大夫景翠等文武大臣依官职大小分坐在两边。

在楚国为人质的诸国公子,如齐国丞相田婴之子田文、魏国魏惠王之子魏翰、越国太子无疆等,也是座上之宾。

①楚人以左为上,中原华夏(夏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人的自称,以区别于夷、蛮等少数民族)诸侯国皆以右为上。

楚国王族为芈(mǐ)姓,熊氏。

春秋战国时贵族妇女名在前,姓在后,如楚国公主江芈,名江,姓芈。

又,楚国妇女地位尊贵,妇人可在幕后参与、谋划政事。

楚地湖泊星罗,水网密布,天气潮湿,群臣均是坐在矮脚的床榻上,只有在室内时才会像中原诸国那般席坐在地上。

各人面前摆有铜制的长方形酒禁,上面摆满各色酒具和食物。

案具之所以叫“酒禁”

,是因为周人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根源是由于君主嗜酒无度。

有了前车之鉴,周王朝特意颁布了《酒诰》,规定:王公诸侯只有祭祀时才能饮酒,不准非礼饮酒;民众聚饮,押解京城处死;不照禁令行事执法,同样治以死罪。

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禁酒令。

到春秋战国时,禁酒令虽然跟共主周天子一样,已然有名无实,但承置酒器的案具烙下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的印痕——名曰“酒禁”

楚国地广物博,矿产丰富,冶炼水平很高,其中失蜡法①为楚国所独有。

楚威王面前的那只酒禁即是青铜器中的精品——长约六尺,宽约三尺;禁的四周装饰有多层透雕的云纹,玲珑剔透,仿若天空中飘浮的朵朵白云;云纹下由数层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

铜梗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最粗,是骨干梁架。

中间层梗稍细,由上而下向两侧伸出后上弯,犹如古代建筑上的斗拱。

外层铜梗最细,呈相互独立的卷草状。

铜梗相互盘绕,而又互不连接,多层重叠,错落有致;酒禁的上部四周攀缘有十二条龙形怪兽,前后各四条,左右各两条,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酒禁中心,形成群龙腾云驾雾、拱卫中心的画面,灵动活泼,十分壮观;禁的下部则是十二条虎形怪兽,两长边各三只,四角及两短边各一只,蹲于禁下为足,撑托着器身,看上去霸气十足。

整座酒禁构思奇特,造型奇巧,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①失蜡法:又称熔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如蜂蜡、动物油等制成所铸器物的蜡模。

用细泥浆在蜡模表面浇淋一遍,使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

然后在泥壳表面涂上耐火材料,待其慢慢硬化就做成了铸型。

最后再用高温烘烤此型模,使蜡油不耐高温熔化流出铸型,从而形成空的型腔,趁其型腔是高温状态,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出器。

所制得的器物无范痕,光洁精密。

又,列国度量制度不尽相同,为避免混乱,本小说中统一采用秦国量制:23.1厘米为一尺,十寸一尺,十尺一丈。

但奇怪的是,这座云纹铜禁上摆放的丰盛酒食未动分毫。

任谁都能看出来,楚威王病得相当厉害,这次能上纪山来主持云梦之会,已很有些勉为其难。

他一直枯坐在那里,半耷拉着眼皮,处于有气无力的混沌状态。

王宫医师梁艾双手提着药箱,就站在楚王身后不远的地方。

桑林之祭是公开祭祀仪式,在卫士的警戒圈子外,还聚合了大量赶来瞧热闹的普通民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万界基因抢救大明朝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西游记:四川话版NBA禁区推土机特种岁月三国之天下无双万界时空穿越者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枭门邪妻事业脑咸鱼在八零快穿之路人不炮灰九龙吞珠我和大圣是兄弟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总裁大人超给力明婚暗恋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是他唯一的光替身养猪去了[快穿]武林店小二七十年代小娇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