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64章(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中国古人对空间的认识,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形成,并且和现代的科学概念非常接近。

也可以说,现代科学发展了几千年,在宇宙空间的概念上,却从来没有太大进展。

四枚铜符分别是“鱼、龙、人、鬼”

,在古代的传统概念中,鱼看不见水,人看不见风,“风”

应该就是现在所说的空气,人生活在大气层里。

和鱼生活在水中是一样的,都是生活在一种自身看不到的物质里。

而“鬼”

则看不见土地,在古代人的观念里,幽灵向来是生活在地下的,鬼在地中,就如同人在风中或是鱼在水中,当然“鬼”

和“龙”

都只是中国传统文件中的一个概念。

孙教授听到这里,已有顿悟之感。

连拍自己的头顶:“对呀……人不见风、鬼不见地、鱼不见水,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

那……那龙呢?龙和鬼一样是个虚幻的概念,龙看不见什么?快说快说……”

我看孙教授急得够戗,看来是动了真火,激动之余抽风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便不再同他卖关子了,直言相告:“龙在古人的观念中,乃是图腾中的万物之灵,而龙本身,却完全看不见任何物质,龙只能看见有生命在旦夕,也就是那些具有灵魂的存在,其余的不管是风是水还是地,龙一律看不见,这就古人中反复提及的——龙不见一切物。”

所以“鱼、龙、人、鬼”

四符,实际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空间概括,按照“人不见风、鬼不见地、鱼不见水、龙不见一切物”

的相应标记,把卦符纳入古镜背面的铜匦中,再点燃一支南海鲛人油膏提炼的蜡烛,就可以占验古墓方位了。

Shirley杨说:“知道原理就好办了,可咱们手中只有四枚铜符中的两枚,四缺其二,却如何是好?”

我嘬了嘬牙花子,青铜卦符不全,确实是极为难之处,当年“搬山、卸岭”

合伙盗发河西瓶山古墓,曾掘出“铜人、铜鬼”

二符,但时至今日,两枚古符和瓶山丹宫中的丹炉,都已被纳入湖南博物馆的珍宝库中,我们连见到真品都难,更别说拿来寻龙倒斗了。

幸好我手中的两枚铜符中,有一枚“青铜龙符”

,占了总符,再有一枚“青铜鱼符”

相辅,至少可在古镜中推演出一半的卦象,或许不会太过精确,但只要能有一个模糊的暗示,就应该心满意足了,话又说回来,即便真有四枚铜符,能在镜中照出周一卦象,我不知卦词,多半也是有象无解,还不如半边的后天卦象容易解读。

孙教授听我解说明白了,这才放心让我动手,我将卦符安放在“归墟古镜”

背面,让众人围成一圈,点起了一支“鲛鱼蜡烛”

,那铜符眼中的窟窿,恰好是个卦眼,烛光好似从中漏在镜背卦图上。

这时还要参照天干、地支,以及甲子时辰等等,来转动古镜背面可以活动的一圈机数,最后铜龙、铜鱼中照出的烛影,分别投在了两个古老的图形当中,铜镜中所剩不多的海气,也在此时又散去了一些。

孙九爷研究龙骨天书多年,最基础的那些河图洛数和卦象,早已看得熟了,见卦象呈现,连声称奇,喜道:“这是坤啊,另一个是……艮,都是些什么意思?地仙村古墓在哪?”

我凝视着归墟古镜背面的卦象,对众人说道:“这卦象是艮在坤内,坤为地,艮为山,地中有山,山也是陵的意思,我看地仙村古墓肯定就在这座大山里面。”

众人听我所言,便都再次抬首仰望面前的高山,“棺材峡”

中的山,实在是太高太陡了,而且云雾缠绕,形势险峻巍峨,难以施展“千尺察形,百尺看势,分金定穴,直透中宫”

的手段,仅凭一句“地中有山”

,针对地底的古墓而言,范围还是太宽泛了一些。

我也颇觉为难,顿觉束手无策,难道只能一米一米的排摸过去?那样做的话,怕是没个一年半载也不会有结果,而我们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不过有一弊终有一利,比较让人欣慰的是以前的路没白跑,我们这支探险队,确实是离“地仙村古墓”

越来越近。

可我们根本不知“地仙村古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赤骨天梯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韶光艳枭门邪妻大国工程万界基因事业脑咸鱼在八零神圣罗马帝国魏武侯七十年代小娇媳太古神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大话之神抢救大明朝重生之都市邪仙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特种岁月总裁大人超给力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极品捉妖系统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