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胖子在带着明叔等人出发前握住我的手说:“老胡啊,咱们之间的友谊早已无法计算,只记得它比山高,比路远。
这次我先带部队去开辟新的根据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胖爷这副司令的职务终于转正了,但又舍不得跟你们分开,心里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总之就是五味俱全,十分地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对胖子说:“既然十分地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还他妈说这么多?咱们的队伍一向是官兵平等,你不要跟明叔他们摆什么臭架子,当然那港农要是敢犯膈你也不用客气。”
嘱托一番之后,才送他们启程。
等到铁棒喇嘛可以活动了,就先为阿东做了一场度亡的法事,然后在我和Shirley杨的陪同下,骑着牦牛缓缓而行,到森格藏布去搭乘汽车。
一路上铁棒喇嘛不断给Shirley杨讲述关于魔国的诗篇,Shirley杨边听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这样我们比胖子等人晚了二十多天,才到尕则布青。
胖子和明叔早已等得望眼欲穿,见我们终于抵达,立刻张罗着安排我们休息吃饭。
我们寄宿在一户牧民家中,晚上吃饭前,明叔对我讲了一下准备的情况。
牧民中有个叫做此吉的男子,不到四十岁,典型的康巴汉子,精明强干,他名字的意思是“初一”
。
明叔等人雇了此吉当向导,因为他是这一带唯一进过喀拉米尔的人。
另外还有十五头牦牛,六匹马,还有五名脚夫。
从尕则布青进入喀拉米尔,先要穿越荒原无人区,那里沟壑众多,没有交通条件,附近只有一辆老式卡车,二轮驱动,开进去就别想出来。
那片荒原连偷猎的都不肯去,所以携带大批物资进入,只有依靠牦牛运过去。
从北京运过来的装备,都是大金牙按Shirley杨的吩咐购置的,已经准备妥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我问明叔武器怎么样,咱们总不能只带两支雷明顿,七十多发枪弹,就进昆仑山吧,那山里的野兽是很多的。
明叔把我和Shirley杨领到牧民家的帐房后边,胖子和彼得黄二人正在里面摆弄枪械,长短家伙都有,手枪的型号比较统一,都是偷猎的从东南亚那边倒过来的,可能是美军的遗留物资。
美国单动式制式手枪M1911,型号比较老,但点四五口径足够大,性能够稳定,可以算是美军军用手枪之中经典之中的经典,传奇之中的传奇,勃郎宁的杰作,绝对是防身的利器。
长枪却都差了点,只有两支型号不同的小口径运动步枪,没有真正应手的家伙,但再加上那两支散弹枪,也能凑合着够用了,毕竟是去倒斗,而不是去打仗。
我又看了看其余的装备,确实都已万全,不仅有美国登山队穿的艾里森冲锋服,甚至连潜水的装备都运来了。
昆仑山下积雪融化而形成的水系纵横交错,这些全都有备无患,最主要的是那些黑驴蹄子、糯米、探阴爪之类的传统器械,市面上买不到的工具类,都是另行定造的,有了这些,便多了些信心。
我留下一些钱,托当地牧民照顾铁棒喇嘛,等我们从喀拉米尔出来,再将他接走。
如果两个月还没回来,就请牧民们将铁棒喇嘛送去附近的寺院养病。
藏民信仰极为虔诚,就算我不说,他们也会照顾好喇嘛。
我见一切准备就绪,便决定明天一早出发。
当天晚上,明叔请众人聚在一起吃饭,这里地处青、藏、新三地交汇,饮食方面兼容并蓄。
我们的晚餐十分丰盛,凉拌牦牛舌、虫草烧肉、藏包子、灌肺、灌肠、牛奶浇饭、烤羊排、人参羊筋、酥油糌粑,人人都喝了不少青稞酒。
明叔喝得有几分偏高,说了句不合时宜的酒话,他竟说希望这不是最后的晚餐。
被他的话一搅,众人也都没了兴致,草草吃完,都回去睡觉。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告别了铁棒喇嘛,准备集合出发。
铁棒喇嘛将一条哈达披在我的肩头:“菩萨保佑,愿你们去凤凰神宫一路都能吉祥平安。”
我紧紧抱住喇嘛,想要对他说些什么,但心中感动万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人们驱赶着牦牛和马匹所组成的队伍,往西北方向前进。
藏北高原,深处内陆,气候干燥而寒冷,气温和降雨量呈垂直变化,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暂。
当前正是夏末,是一年中气温最不稳定的时段。
荒凉的原野就是被人称为“赤豁”
的无人区,虽然渺无人烟,但是大自然中的生灵不少,禽鸟成群,野生动物不时出没,远处的山峦绵延没有尽头。
山后和湛蓝天空相接的,是一大片雪白,但距离实在太远,看不清那是雪山,还是堆积在天边的云团,只觉气象万千,透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神秘。
走了五天的时间,就穿过了无人区,当然即将进入的山区,是比无人区荒原还要荒寂的地区。
山口处有一个湖泊,湖中有许多黑颈水鸟,在无人惊扰的情况下,便成群地往南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