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为了能够了解上海的真实情?况,我先生和我爸爸亲自去了上海。
可你们知道,我先生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难道没有难民?”
“有难民,街头都是难民,大雪纷飞中?,没有地?方可去的难民,冻死在街头。”
叶应澜说,“但是那个以?难民为理由?来采购粮食的商人,实际上根本?不是为了难民,他?是为了倒卖粮食。
余家和叶家被骗了。
粮食给那个人采购了,也运到上海了,甚至他?们已经开始倒卖了。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我先生和我爸应该怎么办?”
“不能给这种骗子?再买粮食,再运粮食。”
有人说。
“对!
对!”
叶应澜笑?:“没错,我们不再给骗子?买粮。
我先生已经在上海了,他?就去实地?探访,他?知道了有位法国神父在上海的南市区建立了一个容纳三十万难民的难民区……”
叶应澜说着?自己在上海的见?闻,她说:“当我先生了解了这个情?况,他?决定捐赠给南市难民区,我们余家会把上海到香港航线一成的运费,拿出来,在南洋购买粮食和生活物资,交给南市难民区,交到真正需要被救助的人手?里。
正是因为我们做了这些?事,那个倒卖粮食的商人对我们恨之入骨,我爸的死,也有这个原因。”
她看着?大雨中?的人问:“我想问,国内的将士需要我们捐助吗?国内流离失所的难民需要我们救助吗?”
“当然需要,我们难以?接受的是,我们的钱被贪了,到不了将士的手?里,没能变成难民嘴里的饭。”
下面的人说。
“是啊!”
叶应澜笑?着?点头:“我也是这么说的,其实参加会议的富商和侨领都是这个意思。
我也举了刚才这个例子?,当务之急钱和物还是要筹,我们需要知道钱和物怎么能到我们希望去的地?方。
昨夜开会讨论到深夜,筹赈会有了方案,这个方案,我想林先生来宣布会更好。”
叶应澜退后一步,把位子?让给了负责筹赈会日常事务的林先生,林先生走上前:“宣布我们的方案之前,我先说一下,重?庆来消息,一定会严惩贪墨倒卖捐赠物资的人员,给海外华侨一个交代。
我现在开始说,接下去的措施……”
除了国内承诺会给一个说法之外,筹赈会这里派出姜先生,他?会带筹赈会的人员去重?庆成立办事处,监管捐赠钱财和物资的派发。
对南洋华侨来说,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但是又能如何呢?他?们还得靠着?国民政府取得抗日的胜利。
人群散了,叶应澜也回了家,谢德元要去国内,她刚好可以?带些?东西给余嘉鸿。
余嘉鹏在昆明的橡胶厂,有几台机器装了之后,试机效果不稳定,带过去的技术工人一下子?没办法解决,发了电报回来询问,谢德元和橡胶厂的人协商之后,大致知道问题所在。
山高水长,还是电报里解释,他?们都怕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拖时间,影响工厂开工,所以?谢德元决定亲自走一趟。
她给余嘉鸿准备了衣服、日用品和吃食,原本?已经写了一封信,现在她又坐下,继续提笔写:“嘉鸿,在这些?天和重?庆来人接触中?,我有些?悲观……”
第134章
余嘉鸿拿到了叶应澜的信,他展信阅读。
应澜在信里说着家人情况,向好开始学闽南话了,跟让他在繁忙杂乱中可以透口气,歇一歇,翻到后面,看到一行字,他愣了……
余嘉鸿继续低头往下看?,应澜细说了星洲发生的事,她说:“嘉鸿,这件事我猜是日本人的离间计,但是从陈明远在明,还有那位霍先生在暗,他们都是一样的。”
听见钢板楼梯声响动,他把信折叠了,放进抽屉里。
余嘉鹏、谢德元和橡胶厂的管事朱耀福走?了进来,余嘉鸿走?到茶桌边,给水壶加了水,拨碳火烧水。
“怎么样?”
他问。
谢德元一来就去了车间,他坐下:“我刚刚试着纠正了,让他们再拆装看?看?,要是不行,就找一家机械厂,修一下部件,再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