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然数额庞大,财帛动人,非同小可。
臣请先依朝鲜例,选定将来辅佐和王之重臣。
前程所系,方不致中饱私囊贻误战机。”
“这样的话……”
朱厚熜看了看他们,“夏言是打算就留在那边了,唐顺之是还要回来的。
除了朱纨,还有哪位重臣有意从此远赴东瀛?”
“文蔚新补国务,他愿请缨。”
“聂豹?”
朱厚熜不由得看了看严嵩,而后思索起来。
这是严嵩的门生,去了东瀛,将来自然是会和严世蕃彼此照应的。
对老四来说,还有朱厚熜要安排在那边的胡宗宪这等年轻一代,也不用担心他将来受严世蕃和聂豹所制。
况且聂豹虽是严嵩门生,却也正式拜过王守仁为师,不见得完全听严嵩。
夏言六十多了,聂豹快六十,朱纨刚过五十,再加上后面的胡宗宪,这倒确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梯队。
“有这等意气,自然该用。”
朱厚熜点了点头,“除了聂豹,诸部衙再各选右侍郎一员,并都察院钦派巡按一员、大明银行一同去办吧。”
此时此刻,他只知道按照计划那边应该已经发动了,战果如何尚不知晓。
但远征除了军队本身的战力,打的本就是后勤。
好在看起来,大家对于此战结果都是看好的。
连一贯精打细算的杨慎,如今也再不添堵,仿佛只希望这征倭大战早日顺顺利利结束,因此还提前安排着将来怎么治倭。
这个课题,与朝鲜不同。
援朝官员,大明还会给俸,也计考成。
而要去东瀛的话,将来就算是迁居了。
大明愿意去东瀛的人,会比愿意去朝鲜的少得多。
那么大一个海外孤国,将来哪怕朝堂上也势必是以本地人为主。
其中需要的治理智慧极高,朱厚熜一直没有停止对朱载墀的教导。
“东瀛国土远大过朝鲜,但连年战乱,如今人口却大约多不了多少。
虽说地狭多山,毕竟疆域辽阔,只是过去交通不便,治理不力……”
与中国几千年打下的基础不同,东瀛如今的发展状况实则连朝鲜都不如。
由于多山,中古时期本就小国林立,发展缺乏规划。
后来虽有所谓天皇“一统天下”
,但实则在治理能力方面也差了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不少。
再加上很快又进入幕府时代,“摄政”
的幕府大将军也是通过缝合地方诸侯实现表面上的“一统”
,各地大多自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