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1191章
董明辉都在癌症靶向药的攻关中取得重大突破了,为什么还说董明辉能力有限呢?
因为主持研发一款药物,不仅仅是埋头搞研发那么简单。
如何调配人手,如何分配资金,决定研发方向等等,一个负责任,要负责的东西是方方面面的。
董明辉能在研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占了点运气,因为一款药物的研发,最开始的阶段,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运气好,试错几次就成了,运气不好,试错几千次仍然失败。
董明辉主持的这款癌症靶向药的试错次数,是远低于平均数的。
但是,现在这款药物的研发进度,却跟董明辉所耗费的资金对应不上。
换一个能力强的负责人,根本不需要耗费董明辉那么多资金,就已经把药物给研发出来了,可董明辉花了那么钱,新药还处于半成品状态,说明董明辉对资金的运用不合理,大部分的资金都浪费在无效的研发方面了。
要知道,实验室可是建在国内的。
同样的研发项目,在国内,至少比在欧美要节省一半的研发费用。
董明辉陆续投入12亿,翻一倍的话就是24亿,已经三亿美元了,这个成本,已经远超欧美制药公司的平均研发成本了。
但是,别看欧美的大型药企,动辄研发一款新药花费八亿美元,十亿美元的,但那指的并不仅仅是研发,而是包括临床花费的,临床期间,要对药物进行优化,这个过程的花费才是大头。
而且,按照资本的算法,研发新药过程中消耗的资金,在药物正式上市之前,是需要计算利息的,这些利息,也算作是投入的成本。
单纯前期研发,平均消耗也就一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董明辉现在的研究进度,正常来说,花费三分之一的资金,就应该完成的。
当然,林晓虽然知道这一点,但在跟董明辉谈判的时候,是肯定不会把这一点给说出来的,真要说出来,那是揭人短,以董明辉的脾气,搞不好就撕破脸皮了。
董明辉自己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也没敢提出太过分的要求。
而按照林晓的打算,接下来的重要项目,他会再给董明辉一些机会,之前董明辉自己研究肝癌靶向药,毕竟是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项目,没有经验,有错漏之处在所难免。
但经过这次锻炼,董明辉下一次应该能吸取教训了。
如果董明辉能真正成长起来,他不介意把实验室完全交给董明辉。
所以,董明辉未来手里有多大权利,要看董明辉自己,机会他会给,就看董明辉能不能把握住。
收购程序,很快就走完了。
明辉医药公司,正式更名为东方医药公司,成为东方大学的校属企业。
而实验室,则独立于东方医药公司存在,每年由学校对实验室进行拨款,实验室的成果则属于学校,无论是东方医药公司,还是其他的医药公司,如果要使用这些成果,都需要学校的授权。
以前的明辉医药公司,总部在港城,并在港城、内地,各有一家制药厂。
不过,因为港城的各项成本都比内地高,所以,港城的制药厂几乎是名存实亡,更像是一个包装厂。
收购后,林晓直接砍掉了港城的制药厂,只保留了羊城的制药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