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依着这边的规矩,停灵的日子三天也有,六天也有,有些儿女为了显孝心,甚至有停九天的。
魏爸爸倒是也想显孝心,可这天热得邪乎,靠从城里运冰块镇着,也不是个长久的事。
况且老太太自个也留下过话,让儿女不要折腾,一切从简。
话虽如此,可魏爸爸也不能真俭省了。
停灵的日子短了,那出殡的排场就不能俭省。
农村红白喜事的规矩多,出殡之前先得入殓。
老太太大敛,孝子贤孙们都得陪在旁边。
早些年预备好的老木疙瘩也从庙里拉来了,由四个健壮的小伙用木杠抬进堂屋里。
这老疙瘩是不能落地的,管事先生早早就预备好了条凳,把这老木疙瘩就搁在条凳上。
老太太早就里外换了新衣,到这会大敛,又的穿上一身“妆裹”
,还得戴上帽子,原本脚上套的是黑布鞋,这回又换上老棉鞋。
这是“寒衣”
,别看现在是夏天,可这入殓却得穿“棉袄”
。
这些穿裹都是由专门的人来做,孝子贤孙们就负责递衣服。
从魏爸爸到魏丹再到魏冉,儿孙负责递衣裤。
其他帽子鞋子则由女眷来递送,顺序从儿媳妇到孙媳妇。
魏大姑和魏三姑是女儿,按农村的规矩算外人了,贴身的物件轮不上,只能递被子。
老太太穿裹完毕,由先生指挥着,魏爸爸和魏丹,以及魏冉三个,抱头,捧脚,抬到棺材里。
入了棺,这大敛就算是结束了。
因为明儿就是出殡的大日子,所以远道而来送殡的亲朋今天都到了魏家,为老太太守最后一夜。
魏大姑就嫁在本村,自个有屋子,四个孩子陆续赶来,都是先到自个家歇歇脚,然后再到魏家给老太太磕头哭灵。
魏三姑家在三岔口屯没房子,所以三个孩子来了都只能安排住在小楼里。
这一安排,险些又出乱子。
魏三姑原先想着,反正就是凑合睡两个晚上的事,男的一屋,女的一屋,收拾出两个屋子就足够了。
可她想的美,大媳妇就头一个反对。
这精明婆娘倒也不敢在外人面前给婆婆没脸,只是拿着儿子做筏子,说小孩子认床,非的跟爹妈一块睡,分开了要哭。
那意思就是想一家三口单独一个屋,不跟别人拼一块。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魏三姑看不上大媳妇,可这宝贝孙子却是她的命根子。
只要是宝贝孙子要的,那就是天上的月亮她也爬梯子去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