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一家子娘儿几个,没有一个正经的壮劳力,日子就更艰难了。
大闺女七八岁的年纪就得帮忙看着弟弟和妹妹,稚嫩的肩膀也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小儿子,也就是魏爸爸,四五岁的年纪也得背着竹篓,跟着姐姐去山里打猪草,挖野菜。
虽说长白山物产丰富,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野菜野果,还有各种飞禽走兽。
只要手里有点本事,人勤快,总能混个肚饱。
可这一家三个孩子,大的也不过十岁,小的还要人抱着。
这三个小不点进了山,别说倒腾出多少吃的,一不留神还可能让野兽给叼了去。
当娘的能不心疼?天天都是提心吊胆。
当娘的偏心儿子,家里但凡能趁下点细粮,都给了这宝贝疙瘩,娘儿三个女将吃的都是粗粮。
大闺女懂事,让着弟弟。
可小闺女年纪小,看着哥哥吃细粮,自己只能舔手指头,干馋着。
这也就养成了魏家三姑嘴馋的毛病,说到底都是小时候亏的。
还是后来新中国了,国家分地,还分农具,还打土匪。
这世面太平了,老百姓才能安安心心的种地,安安心心的活着。
新政府不光分田地,还开学堂,给农民的孩子上课,叫他们识字算数。
而且还是免费的,这是穷苦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新政府打了土匪,枪毙那些土匪头子,在魏奶奶看来就是给家里男人报了仇,还教她儿子念书识字。
她感念政府的恩情,所以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毅然决然送了魏爸爸去参军。
只是为了给魏家留下根,走之前她给儿子相了媳妇,圆了房再走的。
再后来,魏丹就出生了。
那缝缝补补的小花被,也裹在了他身上。
往事历历在目,一转眼已是沧海桑田。
终于回到了这生养自己的土地,魏奶奶的心终于彻底安定下来。
这一路的辗转颠簸,已经耗尽了她仅剩的力气。
到家门口的时候,几乎已经陷入昏迷,根本没法动弹。
是魏丹含着泪,背着她下车,一步一步迈进了家门。
魏家的大门敞开着,拖拉机刚到门口,魏家大姑就奔着出来。
后面还跟着魏家三姑和三姑爷。
魏家的宅院是几年前刚翻新过的。
当年魏奶奶和魏爷爷成亲时的两间泥瓦房早就扒倒了,如今整整齐齐的四方院围着一栋二层砖楼,还有一排抹了洋灰的平房。
魏奶奶住的屋就在平房第一间,儿女孝顺,给翻了簇新的楼房,但老人家习惯了平房,不爱住楼房。
屋子有朝南的大窗户,特别敞亮。
靠墙还砌了火炕,冬天的时候外面大雪纷飞,屋里也照样暖融融的。
晓得她老人家要回来,这屋子魏家大姑早就拾掇干净了。
又怕炕席凉,土炕硬,还特地铺上了薄绒毯。
大闺女看到大侄子背着亲妈进来,老太太脸白的跟纸似的,那眼泪就止不住要往外冒。
还是大姑爷朝她使了眼色,她这才扭过脸狠狠抹了抹,上前接住了亲妈,搀扶着让老太太在炕上躺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