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方念真恍然大悟,这知州也难当啊,确实是不能随意进任何一家店吃饭,容易给人留下话柄。
“好说好说,这锅里捞可比做菜容易多了,夫人告诉我个具体的日子,我便来亲自做。”
严氏说了个郭知州休沐的日子,方念真满口答应了。
拖着疲累的身子回了自己的宅院,她又把锅里捞那边的店员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再有五日就是‘立冬’了,我知道立冬在咱们新云州没什么特别的讲究,所以我才要开创这个先例,我要办个活动,让新云州的百姓一到立冬就想起‘吃锅子’……”
,方念真仔仔细细地嘱咐了许多细节。
这是她在桃竹村的时候就想好了的,如今“锅里捞”
的开业热度已经过去了,客流量眼看着是往下掉,虽然还是挣钱的,但谁不想客满爆单,赚更多的钱呢!
于是,两日后的新云州,几户每家都有一张“方记锅里捞”
的“宣传单”
,没错,方念真发小广告啦!
这古代的广告并不好打,方念真雇了胡家的胡力和莫大姐家的栓子,这两人在学堂学得都算不错,字也规整。
方念真就让他们放学后写“小广告”
,她认真地编了一个故事,美食嘛,不管真的假的,起源总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方念真是这样编的,说有一个书生,要进京赶考,可他离京实在太远了,年前秋日就得出发了,行至人迹罕至的地带,却被一伙山贼抢了随身财物。
他的盘缠和衣物都没有了,靠着山间的野果度日,踉踉跄跄地闯到了一个小村子,倒在了一户老夫妻的院门口。
好在老夫妻是很热心肠的,将他救醒,养了几日。
因为书生还要急着进京,在立冬那日,老夫妻给他熬了一大锅骨头汤,凝固成块,让他带在身上,又背了一口小锅,带了若干蔬菜干和饼,目送书生离去。
书生饿了就拢火,放一块骨头汤的底料,加入菜干和饼块,煮上一锅,热乎乎地吃下去。
就这样一直支撑他行至城里,赚了盘缠,顺利上京,拔得头筹。
后来他功成名就,又回了那个村子,将老夫妻二人接到京里,奉为干爹干娘,照顾他们,颐养天年。
这锅子也成了这位大人每年冬日里必吃的食物。
“喏,这就是锅子的起源啦,所以立冬这日,都应该吃锅子。”
方念真讲完这个故事,胡力和栓子都傻了。
“念真小姨,这是真得吗?那我们也要吃,这个寓意好啊。”
方念真捂着嘴笑,“嗯,那日都来小姨店里吃锅子,先写吧啊,按份数给你们算钱的。”
栓子想事很是周全,“小姨,你这个有点太白话了,我们要不要给你润色一下。”
“别,就要白话的才好呢,你润色后,只有念书的人能看懂了,这广告啊,就要越俗越好。”
次日,新云州里就流传开了“立冬吃锅子”
的说法。
不得不佩服民众八卦的精神,这故事越传越离谱,方念真编出来的还只是寓意好。
到了百姓嘴里,就成了“不吃锅子考不上学”
。
方念真忙在锅里捞门口竖了牌子,上书:“立冬吃锅子,暖胃又暖心。”
又怕锅里捞招待不过来,在食铺门口也摆了小牌子:“麻辣烫,一个人的小火锅。”
又紧急将店员加训了一番,教了好几句口号。
嘿嘿,新云州城里正经的锅子店,就只有“方记锅里捞”
一家呢,方念真搓搓手,迫不及待地期待立冬那日的到来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出去吃了一道很好吃的牛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