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情感的依存慢慢减弱,衰老与新生的对抗,资源的付出与转移,积累的持守与传承,尽管会有胶着的相抗、微妙的平衡,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一方获得所有。
洛阳大行台之于长安是如此。
权力的孕育,亦是如此。
在陆昭临岸回首,眺望长安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这种双重的割裂。
照着预定路线从长安至洛阳,最快也要五日。
闲暇之余,陆昭也开始着手布置皇后属官、司州刺史府以及行台的官僚构架。
刨去暂时属于吴玥的镇东将军府不谈,陆昭还是希望皇后、刺史、行台三府能够达到一个政令互通的效果。
这种想法未免僭越,因为着意味着府事与国事混为一谈,家事与国事内外难分。
三国曹操丞相霸府就面临过这种局面,丞相府与魏王府并立,权力在二者之间不断的分化与过渡。
曹操化家为国,致力于缔造一个独立于大汉王朝的统序与制度。
对于陆昭来说,虽然还远未到这一地步,但洛阳不啻于会成为一个独立于长安的行政中心。
在三国时期上演的事汉与事魏的抉择,于洛阳大行台来讲,日后是一个东都利益体和西都利益体的分化。
过程虽然远非政治扼杀那般残酷激烈,但利益带来的力量凝聚,绝不会逊于当时。
“皇后此次建立行台,未来我家未尝不可以此试取王号,以效魏武之故事。”
陆遗早早赶到行台暂时停驻的地方,作为陆家的自己人在私下会面时向陆昭浅提了这一考量。
陆昭却摇了摇头:“魏武力挽汉室于狂澜,武功烈烈,我等不过大权初执,底蕴相去甚远。
一旦暴露此想,虽然会不乏呼声,但大国分裂,法统难存,众人不得不择舍割裂。
无论我家是否有此心此力,也须得在伐楚之后。”
“是。”
陆遗识趣地低了低头,皇后根本没有对这个提案给予彻底地否定,那就意味着这是她所默认的未来方向。
“你现在是洛阳令……”
陆昭支着额头喃喃道,“既如此便再加一个留行台民部尚书,行台政令与洛阳政令密不可分,不过你要谨言慎行。”
行台尚书拟长安尚书,除了祠部不设,余者皆可设。
如今已有度支、都官尚书,还要设七兵和吏部尚书。
“七兵尚书我本属意吴玥,只是不敢轻与。”
让吴玥任七兵尚书,就可以让大行台、司州形成军事上资源的整合。
这对于行政效率颇有助益,但也有一个隐患。
虽然吴家已经彻底与陆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摒弃了皇权这一法统,忠于皇后与忠于皇帝,这其中是有很大的转圜余地的。
尤其是她这次用射礼试探吴淼,事实证明吴淼仍愿意与皇权保持一种羁縻状态,或者说,他期望能保持羁縻。
而洛阳的七兵尚书一旦交给了吴玥,再加上镇东将军之号,很容易就把整个司州的军事掌控权拱手相让。
“还是要有一个陆家的自己人。”
陆昭叹了一口气,“这个职位先空缺着吧,司州兵事如今也不会涉及太多。
真有大用,还要再等一年。”
“对了,此次新法想必司州也多有耳闻,不知各郡县对此如何反应?”
陆遗道:“新法试行,除河南郡以外,平阳、河东、弘农、河内都不太乐观,像较为边远的汲郡,更是拒不协作。
若是旁人倒也罢了,没曾想河东薛家也是这个样子。”
陆昭对此却并不感到以外,即便薛家在中枢已经失势,但是乡土根基仍在:“河东薛家地处汾阴,历来帝王祭祀汾阴都少不了他家参与。
汾水道又称龙门道,汾水谷地又是龙门以下数百里,上至黄河,下至蒲坂的唯一渡口,如今势力已经伸在了风陵渡。
这数代经营,可谓人心所向。
不过百年不衰,实乃得天独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