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身在中枢,对于谢云的归来也不乏瞩目,自然也看到了薛谢两家动作频频。
今日一行他也有所预感,薛谢两家或许因此而遭殃,但他尚猜不透陆昭让百官随行的目的。
不过陆昭这一问,他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于是慢下了步子,对跟随在自己身边的掾属道:“去把在京的所有子侄都叫来,谁敢懒睡,回去家法伺候!”
几名掌事晚上才知陆昭到访,却未想到另有数百名随官,加之陆昭仍有太子妃的身份在,连忙趋步向前行跪礼。
“我在职任事,不论爵位。”
陆昭在几人未行礼之前便抬手相扶,随后问道:“这一片水碓坑位是否还承受的住?”
魏国多用连机碓,乃是前朝杜预所造。
这种水利设施需要营造高低水位,水激轮转,横木间打碓梢,一起一落,既可舂米,也可凿石碎砂。
这些水碓多由世家出资,在房屋庄园建造完毕后,便留于己用。
世族庄园经济,大肆收购兼并土地后,将这些农产品贩售也是坐地生财的一环,水碓可大大减少舂米的成本。
因此水碓的选址大多是在世族们自己的规划范围内,较为随意。
但是随意筑坝也有隐患,那就是汛期来临时,一旦决堤,涝患千里。
如今陆扩担任将作大匠,却因门阀执政的缘故,难对这些世族胡乱建造设施下手。
再加上关陇世族的巨擘薛家仍在,且执掌京畿渠道,更是无力过问。
几名掌事相顾一视,而后道:“照着如今计量水位的增长速度,若雨不停,恐怕将要决堤。”
几名掌事虽然说完,但心里对后续结果也没有抱以任何期望。
下游住的多是小民,这群关陇世族在京畿盘桓百年之久,每每遇到这种选择,都是保住水碓和产业,开决堤岸。
死几个小民不要紧,保住这些庄园产业才至关重要,毕竟这些田产既是钱帛的来源,也是供养部曲的支柱,而这二者都是决定世族是否具有实力的底色。
然而正当他们泄气的时候,却听见上首有人吟咏道:“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
挥手告乡曲,三载期归旋。”
陆昭念及此处,默然长久,而后道,“谢公风雅,却不知此诗作后,或失性命啊。
山之泰也,水之势也,开山浚水乃人之工事,本应敬畏天地。
前事之险不能自省,后竟非议孟顗不肯开掘湖泊,讥其不利百姓。
呵,殊不知他家园墅水碓决堤,所涝死者,万万户。”
说罢,陆昭转身,目光凛凛看向众人,用颇为随意的口气问道,“倒不知今日,从谢者有,?从孟者有谁?”
此言一出,众人皆摒弃凝神,蹙眉深思。
方才陆昭所咏,乃是南朝谢灵运所作《过始宁墅诗》。
谢灵运得势后,童仆门客数万,因此大兴劳役,从始宁南山到临海一路开山浚湖,营造园墅。
这一举直接惊动了当时的临海太守王琇,以为是山贼要借水淹城,因此兴兵讨伐,后来才知是谢灵运。
但这一骚乱,却差点至使谢灵运丧命兵戈之下。
谢家是一切的始作俑者,但要面对世家压力的却是王琇。
虽然表面不曾表露,史书中也只写“心安”
二字,但当谢灵运邀请王琇随他一同在始宁园墅游玩时,王琇断然不肯,也知其大不满。
然而谢灵运好动山水的毛病却没有改。
会稽东有回踵湖,谢灵运之后上书要决湖开田。
虽然朝廷已经批了下来,但是孟顗却认为湖水有水产,乃是当地百姓赖以生存之地,且决湖一定会淹涝民宅,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溺死,因此据不执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