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因此,各个势力都指望着攻破金城掠夺宫室,把前期的投入一口吃回来。
门阀执政,朝廷式微,指望事后朝廷的封赏来填补所出,根本就是罔顾现实。
城破后朝廷根本没有力量与立场,来堵住这些军阀张开的血盆大口。
而到了车骑将军、征南将军等级别的军事重镇执掌者,已经不是方方面面都完全听命于朝廷与太子的了。
每个军府下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利益的割让与交互,姻亲同乡的包庇与共荣,位至高者,永远不会是在军营里热血沸腾思想单纯的大头兵。
现下,城内外的劫掠基本已经平定,王济即刻命令一众文员对金城死亡人数进行盘查清点。
首先便是要将城中尸首移至城外,以避免滋生瘟疫。
其次在各家认领尸首后,由掌籍者进行核对,最后将未有人认领的尸体烧掉。
这些事虽然都是王济这个尚书令来主理,但是元澈第一天便任命邓钧领金城郡守,而魏钰庭幕下诸多寒门文吏也随之调走,最后掌管户籍一事也就落在了邓钧的头上。
最后,地方官员在县令等职事上,竟是大半寒门就任。
对于太子强行诏人整理凉州人口账本的时候,世家也在隐隐做出反抗。
许多当地豪族在凉王的劫掠下流离失所,缺衣少食,逃至各地,而陇右各个世家也就借机收纳这些流民,纳为荫户。
据陆昭所知,光一日在安定寻求庇护的北凉州豪族,便有数千人之多。
而世族聚集,则难免要发声议政。
有人议论金城及定,凉王逃窜武威,已经不足为虑。
眼下应集中兵马,准备下陇,收复京畿,以全忠孝。
因此太子在此战中虽以布置得当、英勇善战而得名,在清望上着实不高。
人口分流两方,朝廷与世家即将酝酿新的暗战,而陆昭则把目光重新聚焦在粮食问题上。
显而易见,今年凛冬即将有一场□□。
“陆中书,随后还要有劳制诏,分令诸公执掌地方。”
元澈见陆昭对当下极为敏感的人口话题并不十分关注,反倒时而神游,便忍不住要吸引一下对方的注意力,“此番任命,中书若有拾遗,不妨言道。”
和陆昭相处日久,元澈也渐渐习惯了此人作风,如果她沉默寡言,在鼎之将沸时不作任何举动,很明显,她不是在避事,而是在筹划着什么。
此语一出,众人便将目光齐齐落在位于前列的陆昭身上,其中彭通等人的眼神尤为热切。
陆昭随在太子近畔,执掌中枢,但论其出身和背后利益,仍是世家的发声点。
陆昭闻言,自是先辞谢太子的劳苦抚慰之语,在停顿片刻后,忽然请询:“如今北凉州凋敝,海内名士,近者沦亡,远者苟活,人伦难存,皆如虫兽。
尸身埋于粪壤,形骸浮于沟涧。
请置县令治理各方,乃是当务之急,应有之意。
只是凉州素有旱情,早先荒废春耕,如今已至初秋,朝廷虽可接济,但百姓仍需自耕。
殿下是否要设大农及僚属,抑或从曹魏故事,在诸郡县置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等屯田官?”
第187章阶级
战役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批奖赏与分封。
攻克金城在伐凉战争中可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标杆,虽然不足以赏以名爵,但是可以提职作为奖赏。
这种提职性的奖励在世族与军阀领兵的年代,甚至可以在开战前提前与主将讨价还价。
元澈如今为了控制凉州的人口与土地,先以基层地方官指给了寒门文员,唯一一个高层郡守也是他趁大胜之威,极尽全力安插在了邓钧的头上。
对于其他人的奖赏,元澈打算先拖延一阵,等到北凉州稳固,攻克武威之后,进行一次名爵上的赏赐。
这么做主要是给这些基层地方官扎根的时间,并且在自己的军威加持下,迅速成长壮大。
毕竟官职意味着责任,大部分寒门文吏只在江东对庶务有过几年的接触,但任职县令,还是稍微勉强了一点。
如果此时同时分封典农中郎将、校尉、都尉等地方屯田官,或是大农等财政中书官员,那么以世族在行台的影响力,从而反噬地方,插手土地人口,会使刚刚搭建的寒门小班底一触即溃。
面对陆昭如此锋利的侧面攻击,元澈想,他甚至可以许以这些人之后略超规格的大封,但只要将职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日久天长,北凉州会成为朝廷最□□的后盾。
“如今行台所涉不过凉州一隅,为大农之要而增设僚属倒是不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