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元澈冷笑道:“贺氏忙了半天,却叫他们摘了桃子。
我们还有多少人?”
冯让已点过兵马:“一千左右,大火烧起来的时候离散不少,打之前殿后的宿卫现在还没有跟上来,想来已与崔谅部短兵相接了。”
“少了这么多……”
元澈喃喃道,不过至少殿后的宿卫探明了崔谅的来意。
崔谅与贺氏勾连,但入城之后便尽杀贺氏一族,这是光明正大的清君侧,但既然自己殿后的士兵已经再无讯息,也说明在清君侧后,崔谅也有着废立之意,“先回司马门与冯谏汇合,丞相府就在武库南,把陆冲也叫上。”
随后牵了牵陆昭的手,道,“你要去哪里也先别去了,和我回司马门。”
陆昭默默点头应着,她本来就是要去找陆冲汇合的。
司马门阙内,众人集毕,元澈扫了扫桌面的杂物,铺开一张舆图。
崔谅攻入未央宫后,局面比贺氏接掌时更加不容乐观,保太后所掌宿卫众多,但毕竟先前没有打下武库,因此军队力量有限。
但崔谅所率部众人数上便有近三万,若有需要,其麾下所领三郡还会再补充兵马北上支援。
而函谷关东的司州,也有其宗亲部众为地方太守。
此时不是他不想回攻保卫皇帝,而是实力上并不允许,如今回到略阳,云集部众,下陇勤王才是最正确的应手。
但如今凉王之乱还未平,虽然现在是停战期,但期过他能否拿下长安,还是个问题。
“殿下,不若出灞城门,据灞上,集兵攻长安。”
一名将领谏言道。
陆冲言道:“王叡领郡国兵自函谷关入雍州,原是要接渤海王之藩,殿下若驻守灞城,日后也可借此兵兴王事。”
元澈闻言,眉头皱了皱。
陆昭心里也是一紧,不由得对这位庶兄的谏言内容和政治敏感性深感担忧。
如今崔谅兴兵而来,据守未央宫,废立在其一念之间。
这时候一个外臣谏言太子引藩王入局,首先就要被怀疑是否和崔谅串通,到时候背后捅刀子改立渤海王。
陆昭当然不会相信陆冲和崔谅有什么串联,因为和崔家略作交涉的是自己和陆放。
不过那时候仅仅是和崔谅试探一番合作意愿,关陇世族陨落,巨大的权力空出,陆昭明白这时候最正确的做法不是独吞,而是引一些新世家入局分羹,在分羹的过程中,陆家拿比较大的那部分。
不过崔谅既然没有答允这个条件,显然是不同意这个分配方法。
陆昭看了看元澈,明白他目光中那份焦灼。
他的父亲虽然无时无刻不想置自己于死地,但对于这几个儿子,尤其是太子,那真的是没的说。
旁事不论,单单是今日率众闯北阙之举,就足以让许多父亲和帝王汗颜。
这也是太子为何执着于攻回长安。
但如果放眼于江北,其实长安也不是近期一定要攻下不可。
见众人鸦雀无声,陆昭道:“崔逆势如风焰,但其实此次所得不过十之一也,未竟全功。
无论是两万兵力还是五万兵力,终归有限。
控制宫禁,断绝内外,只是撬动权力核心的第一步。
如今崔谅也仅仅控制住了皇帝和玉玺而已,尚不足前朝司马宣王诛杀曹爽时功成的一半。
虽然武库与司马门也要沦陷,但撼动皇权的力量,仍不在他手中。”
随着陆昭行云流水般的言说,众人惊讶的目光也都汇集在她的身上。
元澈对于陆昭能发此言倒不觉得奇怪,他更好奇她接下来的剖析。
他明白,当过帝王的家族,对于权力的运作与掌握,有着多么可怕的理解。
他更明白,若不了解她真正的实力与野心,便无法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承接一切,去承接住她。
陆昭继续道:“崔谅欲行废立之事,需合乎礼法,而礼法之至高,无非有两大支柱。
一是尚书事,二是禁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