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最后他才把目光转向陆归所在的安定。
崔谅对于陆家的重视,远胜各家。
他太清楚陆家的底色,尤其是那位女侍中曾经在长安,以八面玲珑之貌玩弄权力于股掌之间,要说陆家是什么纯臣,实在可笑。
贺家的死,陆家至少也要有一半的责任。
且陆家也曾和自己的心腹陈霆有所沟通,想开放西阙,彼此合作,只是最终两家诉求不同,未能一致,也只好就此作罢。
但是对于陆家各人的能力,以及其所掌握的军事力量,崔谅并不敢小觑。
如今他清洗长安,摘了陆家的桃子,总也要再探探他家的想法和诉求。
此时他已端坐于丞相几案旁,而陆家却如同头上一把看不见的刀,随时都可迎首而来。
头上悬着看不见的刀,永远比一把直逼心口的剑来的可怕。
将各方都权衡一遍后,崔谅道:“眼下大功未竞,雍州未明,须得安定各方,来日才能坐论封侯。
所以眼下该要有何作为,尚需诸位集思谏言。”
第148章答案
陈霆位居崔谅帐下司马参军,战前兼领魏兴郡主簿,再加上其本人乃是前任丞相陈凝的远亲,对于京中形势更为熟悉,因此率先发言。
“主公如今挞灭权奸,理应先奉中书印至丞相府。
而后面见今上劝政,得以正名,方能行实。
此后效武侯故事,为今上下诏各方,加以安抚。
太子未在京中,想来不日也要回到略阳。
凉王力战西藩,主公居后,太子难免心有忧虑。
主公可使人联络亲善,并缴治粟内史所掌司农印,调度各方粮草,支援陇上。”
崔谅点了点头,若先前能将太子擒于禁中,自然不会有这样一番说辞。
那时候控制宫禁,使人接手陇西事宜,再成女儿与太子的婚事,才是他所期望的完满。
而如今,他不得不面对当初违背太子意愿而直驱入宫的事实,从而抓取更多的事权,拉拢更多的力量,为的只是打造一个柔而富有张力的绳索,把太子从陇西虚虚荡荡地拽下来。
“派人去王家与何家取印信来。”
崔谅不假思索地下令道。
陈霆之弟陈震亦谏言:“主公如今控制京畿,禁中不乏门阀子弟,其中以车骑将军的父亲靖国公,与北平亭侯之弟王峤,之子王谦尤为重要。
主公应携大势,遣使拜访两家。
另外吴太尉处,主公也应有所安抚。”
崔谅闻言称善,王氏自不必提,先前贺氏掌权,王氏在中枢的经营可谓艰难。
如今他既然执掌禁中,那么王氏在中枢的要求,他都有能力得以满足。
吴家本朝未见幸于天子,无论是地方还是中枢,他都可以让利,但前提是要逼这老狐狸交出禁军方面的力量。
这两家,他都能够有所谋划。
但是对于陆家,他实在摸不准能够达成怎样的利益交换。
中枢?以往陆家在中枢的发力几乎全部借由身为女侍中的陆昭来撬动各方。
但其家经营所在乃是扬州与安定,安定离长安已经足够近,而陆皇后名下也可录女侍中,对于中枢权力是否真的那样迫切,他却不甚清楚。
如今陆归不知去向,陆明身在扬州,他甚至连谈都不知道找谁去谈。
而靖国公本身早已脱离了陆家的执政中心,陆氏子弟相继离都,龙归大海,只留下一个深不见底的长安和陆侍中曾在都中搅风弄雨的恐怖传说。
思前想后,崔谅终于道;“既如此,还劳烦你先前往禁中,与陆振交涉。”
长子崔敬亦道:“京畿城坊虽井然有序,但各坊内巷道狭窄,不利于管控,倒不利于置兵太多。
除固守京畿,不妨将槐里与泾河、渭河各个渡口作为据点,把控外围以及周边水网,日后进退,也得从容。”
崔谅帐下众将纷纷开口,但也多言军略布防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