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来日如果魏国东西两分,雍州遭战乱残败,太子必会势危,那么他们在太子这边下注的一支,可谓前程堪忧。
甚至因为远离陈留本土之故,更难有实资可以倚重。
这是他难以乐见的。
而如果崔谅与荆州串联,甚至只让荆州做旁观之态,一旦崔谅兵败,也可以携魏国皇室宗亲逃窜南下,投奔蜀国……王峤忽然恐慌不已,喃喃道:“国祸……国祸呀。”
陆昭慢慢将茶盏放下:“早先太子对崔谅怀柔以待,想来也是不想使将才南流,致使国门失以藩篱。
崔谅经营荆北诸郡日久,若来日兵败南归,引楚君入关,贺氏一门之祸,未必不能在你我之家上演。
中书须知,只要皇帝还在长安,魏国的疆土就会一日不断的为其赋能,你我世家也都因其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
但若不在了,所有的政治大义也会随着秩序的失去化为乱流,届时你我两家,又能守得几分?”
王峤连连称是:“若如此,实在不宜将崔谅逼至过甚,荆州要有所警惕,洛阳方面至少也要派个人,以作联络。”
“中书所言极是。”
陆昭道,“我想,崔谅有今日之势,也非庸俗之辈。
先前屠戮贺家,只是因其根基在长安太深,若不根除,必遭反噬。”
王峤一边听,一边点头,他明白其中的厉害,绝对不会觉得是崔谅嗜杀成性。
这种在长安盘踞几十年的世家,若不根除,在贺祎这种高手腕的一众政治家的操控下,崔谅自己不会有分厘之地。
陆昭继续道:“贺氏既除,其余人家或安抚,或罢黜,也都在其善后手段之内。
不过这大概也是崔谅的一己之愿而已,崔谅有着今时今日的地位和事功,与其爱重寒门将才多有关系。
我亦查过其履历,先帝爱重此人,战绩也堪称辉煌,却未能与关陇世族达成一致,终不得刺史正位,可谓辛酸。
其麾下,大抵也多聚集着这样的人。”
“如今崔谅攻入长安,地位突变,自然要考虑高门的感受。
但其麾下众人,却未必能够感同身受,只怕还对世家门阀怀据恶意。
若能借此,将崔谅与这些人剥离开来,便如分流江海。
来日,崔谅这条急湍无论汇入哪一道,没有了这些支流,也便不足为惧了。
这些人的走向,若能分散开来最好。
只是做这件事情的人,必要威望够重,与各方高门有所联系,那自然也是最好。”
陆昭抬了抬话,忽然问道,“对了,不知中书意欲何往?”
王峤也并非不通晓世故之人,如今太子在城中,仍未来见他,却派陆昭索要中书印玺。
太子方面的态度,最终还是因自己未在宫变时表态,进而有所保留。
若日后再要显重,在此乱局能够在长安发力,与各方有所交涉,倒不失为一个上佳之选。
陆昭已经在尽力为自己提供一个最好的出路。
因道:“王氏与崔氏旁支,多少有些故旧,陈留、汉中方面,某总能说上话。
若侍中觉得合适,我自毛遂自荐,入宫面见崔谅。”
陆昭闻之笑言:“今上遭此劫难,中书肯返回内宫,为皇帝鹰卫,共赴国难,实乃忠义之士。
我必为中书在太子殿下面前言之。”
王峤忙言不敢受此赞,心中也颇为感慨。
此时他人若转投内宫,只怕无异于投敌,自己之所以可以心无忧虑地返回,不过是因为有陆昭在这里做保。
至于日后在崔谅处如何斡旋,他都要小心翼翼地处理与陆家的关系和利益。
崔谅与崔贼,正邪在言语之间顷刻而变,他的忠奸也在对方的手中拿捏着,并掌握着最终的评判权。
其实,他何尝不知陆家在崔谅那里也曾经做过试探,但其举动有分寸,又有着更为超前的信息渠道,得此从容,也是陆昭等自己做出的努力。
忠与奸的话语权,正与邪的权衡尺,只在强者手里掌握,政治斗争,永远别输。
王峤道:“既如此,还请侍中为我奉印于储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