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虽然王谧于陆昭交集不多,但一路走来相处却十分愉快。
再加上他与陆归契阔相谈,已有伯牙子期之契,惺惺相惜之情,又言明要以亲妹而视陆昭,必会回护一二。
如今这个要了命的封爵忽然降临在陆昭的头上,他依叔父之言,并不敢为其发声,如今心中羞愧万分。
王峤只是拍了拍王谧的肩膀,道:“今上多疑,以我家之贵,如今时局当谙声自处,说多做多,反而适得其反。
陆氏娘子既得此封,只怕陛下是打定主意要切断陆归退路,以保陇道,你我早已左右不了。”
见王谧仍是颓然,王峤笑了笑道:“贤侄前线谈判之功,我已有所耳闻。
你敏于辞令,如今正是任事的好时机。
做好本分,勿再言其他,待陛下打消疑虑,安定内史必然会是你的。”
听叔父如此说,王谧心中略感宽慰,不再患得患失,因深深下拜道:“多谢叔父提点。”
玉京宫内宴席初散,杜太后命人将陆昭送回居所,旋即与王韶蕴来到葆盛堂会见臣僚。
凉王不在的时候,许多政令以及重要决策方针皆在这里由杜太后与王韶蕴二人把关,然后发出。
再加上宴席上,上官弘等人也已和陇西各方有所交涉,接下来便是复杂的人事安排。
“陇西各家态度不明?”
杜太后有些吃惊。
陇西如今已深在己方腹地,此时还不拿出一个明确的表态,那就是摆明了不看好自家。
一旦陇西观望,那么处在陇西外围、更靠近长安的天水郡也会动荡难安。
上官弘道:“除却严氏、庄氏等有人留在宫内,其余人等大多已经出宫,想来不日便会返回陇西。”
杜太后脸色沉了沉:“严氏和庄氏的人怎么说?”
上官弘回答道:“安固县的严满说,原为大王奉斩蛇剑。
大夏县的庄家次子庄恩齐说,原以玉带之誓,为大王兵进长安。”
杜太后听完只觉又好气又好笑,显然两家还是受到了陆昭的言论影响,用了汉高祖的典故来反过来拍自家的马屁。
但两家皆出自偏远小县,一个却言之凿凿要奉斩蛇剑,另一个则是大言不惭要挥师长安。
斩蛇剑,呵,他家也配?大夏县人口才多少,庄家能凑个一千部曲就不错了,还敢言玉带之誓,这是还要讨价还价呢?
此时王韶蕴安慰道:“太后千万莫与这些人置气,穷乡僻壤里出来的人家,说话措辞没个忌讳。”
说完又问上官弘道,“陇西太守彭通呢?还有守故关的那个武将牛储。
他俩都问话了,临走就没说什么?”
与其他家不一样,这两家最初都是派了本族担当要职的头面人物来的。
一是位置实在太重要,一旦做了决策,影响层面会很大,所以当事者亲临的观感尤为重要。
同样,他们也不会当即就做出明确的表态。
毕竟作为陇西郡守,彭通也有责任和各家沟通,而牛储作为掌管通往金城郡门户的重要守将,只怕也要先回去在麾下将士和底层士兵中摸个底。
上官弘道:“牛储没说什么。
倒是陇西太守彭通说要先回去与大家商量,还称赞陆娘子妙辞,来日还要请教一二。”
“哦?”
杜太后有些惊讶,“看来她的话分量还不小啊。
既如此,那再等上几日,待各家再聚时,让她再说一说。”
“太后。”
面对杜太后的兴致盎然,上官弘觉得自己有必要打断一下,“陆娘子虽然清词妙句,但臣觉得宴席上的那番言语还需细细思量。
这个陆娘子只怕没有那么简单,太后若要用她,还需再试试她的忠诚。
退一万步说,即便她不忠诚于太后,也要试试她这个人有没有害人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