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当然,先由陆归的妹妹去联络,若是水到渠成自然是好,但凡事皆有意外。”
元洸点了点头。
凉国盛产良马,大魏精锐骑兵近乎全在凉王手上,如此,能够调动的只有霸上、蓟门和细柳三营的精骑。
昔年汉文帝与匈奴频生战端,烽火燎燃,于长安既望,故文帝设此三营以备不测。
如今大魏沿用此三营,也算谋虑深远。
陆归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安定,魏国方面虽然接收到了不必死守的命令,但想必对方亦是攻城精兵。
攻城之兵贵在轻巧,却是最怕骑兵在驻守时侵袭。
这次,大魏也算是以命相搏了。
然而骑兵夜袭,来势迅猛也必然刀剑无情,届时若陆昭无法带回陆归,混战之中,只怕两人难活。
虽说陆归早有归降之意,与魏帝暗通款曲。
但如今陇道之实尽在其手,又有数万精兵,权力之盛可比凉王。
权力能够滋生出野心,而利益最考验人性,事情最终是什么结果,除了陆昭的拨左推右,便只看陆归一人了。
陆归,元洸是熟悉的。
才大志高,虽然人略重武了一些,但也当真做得一方霸主。
当年吴国濒危之前,只有他与陆昭从一开始就主战到底,可见是咽不下那一口气。
但是他又和陆昭不大一样,陆昭虽然固傲的厉害,却是个很现实的人,至少她知道她的固傲需要许多柔和的手段来维持。
但是陆归就不同了,他或许更愿意借凉王的兵马,来复吴国的国势,做不了王,坐拥一个大镇也是可以的。
只要他起了这个念头,陆昭这边就很难劝了。
想到这里,元洸把手往袖管里缩了缩,好像那炉子太烫了似的。
“父皇。”
元洸忽然开口了,“恳请父皇给儿臣从南北军中拨两千人,驻守长安城墙。”
两千人守长安城墙,其实并不多,但如果缩保皇宫城墙,那便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魏帝有些惊讶的抬起了头。
元洸转首看了看四周,继续压低了声音说道:“如今南北军俱在秦、贺两家之手,战事如若不利,人心似海。”
魏帝明白。
此次平叛,太子那边最险,但他是目前皇子中唯一有军功基础的人。
昔年荆扬战场的红利,如今已被他消化掉,散播于军功体系中。
上前线他是责无旁贷,也是首选。
但皇权抬头,各个世族多少也会有些不满,首当其冲的便是保太后与秦、贺两家。
甚至当年蒋、周二人图谋废诛太子,只怕三方也有过不同程度的默许甚至支持。
如今太子领兵在外,保不齐这些人战场上抽冷刀子,宫内只怕也不安宁。
若太子阵亡,各家只怕会借机政变。
诚然,废立之后是要立元洸的,但即便如此,元洸手里有兵无兵,对于局势的结果却有着绝对的不同。
元洸为世族所重,不过是因其涉军权不深。
若太子身死,宫变发动则是必然,元洸手无寸铁,只能由众人拥护,作为世族的新傀儡登位。
但若元洸掌兵,那便在宫变之后利益分红时能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魏帝明白,那时候自己身死是一定的,但魏国的国祚的彻底死亡,便在这一举之间。
元洸身为皇权的一部分,自然也明白这层深意。
两千人,这个数目既对宫城能有着一定的掌控,对世族来说也不算过分,若直接全给元洸,那无异于在向对方释放一个危险的信号:皇帝已经对他们抱有敌意了。
自此人人害怕被皇权清算,政变必会更早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