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河东薛氏自有底气,而河东的所属间接影响着潼关,而自河水改道以及函谷附近林地砍伐的缘故,函谷关的军事价值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陆昭决不允许让这么重要的地方落入地方豪强之手。
河东汾阴与汲郡枋头都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河东薛氏还顾及了薛琰这一脉的人情在,对陆家仅仅没有翻脸无情,那么汲郡的那些地头蛇态度可谓强横。
“河东和汲郡不能有差错,先解决河东问题。”
陆昭下定决心道,“告诉吴玥,先不去郖津,明日在风陵渡住一晚。”
说完又把韦如璋叫了过来,“薛家那里,告诉卫渐,让他出面拜访一下,行台有许多职位还空着,若他家家主有意,可以来风陵渡见我。”
任何体制下,权力的运作仅受两种力量的操控:一个是做事的能力,一个是做事的意愿。
前者取决于掌握的资源,后者取决于利益驱动下的选择。
风陵渡口堪称繁华盛阜,不少豪族都在这里置下产业。
在临渡口不远处,有连片巍峨的古色古香的园墅,连泥墙都是雪白的,在夜晚长街的灯火下,明亮耀眼。
在园墅内的一栋望阁里,两名士大夫打扮的男子相对而坐。
桌案四周是几盆随意摆放的兰花,花瓣如同吸饱了月光一般,微鼓蓬蓬。
两人或举杯对酌,或凝神欣赏周围的景色。
终于,其中一人开口道:“河出图、洛出书,河洛虽好,却终究非我故乡啊。”
另一人也旋即叹气道:“杨君所言,诚是不错,只是行台不日便要建立,为行新法,必然时时窥伺我等乡土。
一旦政令人事俱落实地,你我两家只怕都难以从容吧。”
叹气的乃是河东薛氏薛珪。
当年崔谅之乱时,他身从王叡奉渤海王入洛阳,担任过一次司隶校尉。
然而太子所建的金城行台后来者居上,随着陆氏与北海公元丕回攻京师,他这个司隶校尉也就做到了头。
如今薛琬、薛琰相继而死,他便是薛家的当家人。
不过汾阴薛氏族群庞大,自从他从高任上退了下来,对家族的掌控力也就没有那么大。
至于坐在薛珪对面的乃是弘农杨氏杨茂。
相比于薛珪,他的压力其实还要更大一些。
行台皇后的大驾是先经过弘农郡的,他相信与行台彼此接触后,可以达成一定的条件,但也难以避免行台成心拿自己开刀。
不过一旦地方同气连枝,中央的日子也不好过。
为了避免自己第一个被冲破,他半为联合半为宽慰地向薛珪说道:“薛君也不必多虑,这求事者为客,司台部署如车,我辈为驭,州郡司官如骡。
我等鞭之左右即可。”
豪族主要提供州府郡府下的“吏”
,这些生于此长于此数千的庞大吏员,掌握着地方治理的实权,不受官员调动影响,更与改朝换代无关。
信息的分配既是权力的分配,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此法皆然。
薛珪了然一笑:“那咱们先奉陪行台,在司州尽兴一番。”
在与风陵渡一关之隔的长安宫城宣室殿,元澈也在中书属紧急召开了一次小范围会议,那就是如何依托洛阳行台,布置两年后伐楚的军事大计。
第365章盗事
皇后舆驾离开长安之时,身在洛阳的王襄也开始准备最后的交接工作。
王襄如今五旬之龄,早已不算年富力强。
这个年龄做到大州刺史之位,对于普通世家可以说已经十分荣耀,但对于陈留王氏来说并不能算是出色。
同辈的王峤早已达到三公之位,然而自己的爵位和职位这几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正因此,王襄从豫州直接开到司州河南,不敢心生杂念,一直保持着刚强的姿态。
这次出使,除了料理一众门下子弟,也是向中央表明态度,希望自己年老后也能得一三公加衔荣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