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看似保存百姓,拯救了凉王等人的性命,但凉州不平等到了冬日面对饥荒,会因朝廷无法插手凉州问题而导致大批灾民饿死。
而这些粮食供给短缺的信息,在大批世族离开官僚系统后,无法上达凉王本人。
如果太子强行攻城,杀了道弘,那么这些信奉佛法则会转化为疯狂的信徒,掀起一场民变。
届时乃是凉王、太子与世家的三方惨败。
而世族将要面对的是在西北根基凋零,转而成为皇权附庸的局面,问题相对简单明了。
凉王对于世族的偏见,将引发一场百姓与世族的全面灾难。
此时元澈找她来问计,也是默认了自己对此事的插手。
如果能借此扭转对世族的偏见与盲目地赶尽杀绝,那么作为中书令以及世族的砥柱之一,她陆昭当仁不让。
不过陆昭首先还是要确定元澈的意图与需求,之后才好判断陆家从哪方面介入,而最终利益的划分点又在哪里。
而那个道弘法师,她也要问问看此番置万千生灵于何地。
“既如此,那稍后便速待我前往前线吧。”
陆昭应下冯让,而后回到署衙将中书工作暂时交接。
随后又回到顾承业处,有所交代。
“这几日你去查查道弘此人所奉理义,灵岩寺禅院背后又有何人捐助输资,查好之后,直接去前线即可。”
高挑瘦削的剪影褪去公服换上削直利落的时服,连带着竹影下秋阳漏下的薄影都格外锋利。
秋风始击,岁寒后万物凋零,佛光笼罩的金城,慈悲身后的力量,她要一一揭开,最终所见究竟为何物。
第183章佛言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原,至本朝崇佛,境况才稍有起色。
两晋时期玄学繁荣,清谈者甚众,而佛学禅宗中的《般若经》中不乏空玄之论。
随后竺法深、支道林等高门玄学大师引用为论,至此也仅仅作为玄学补充的存在。
时至本朝,礼佛盛行,禅宗已有不少出色人物各地弘法,更重要的是政治层面也有推动,譬如奉崇德皇后的佛寺,如今香火之盛,绝非昔日支道林、释道安等混迹江东时期可比。
顾承业此番所奉,乃是灵岩禅院供奉《楞伽》、《般若》两经抄本。
其中法理并不十分完备,有许多仍借鉴玄学思想。
其实这本是佛教传入中原继而本土化的一种手段,隐晦美言,则为格义,但论其姿态,还是在求取一种认同感。
陆昭本人为天师道积箓仙官,但是无论对于道教还是释家,都不十分信奉。
玄学务虚,到了佛教则更为避世,索性修来世。
如果实在要二选其一,陆昭大概还是会选前者,毕竟修现世的总要比修来世的要多干一些利于当下的事情。
而自幼住在蒋陵所在的覆舟山下,陆昭也格外明白,这片土地上的人对于宗教看似热忱,但其实最为冷漠。
无论哪家,若你灵我便信你三分,你若不灵那可一边凉快去吧。
陆昭翻了翻这些译好的经书,个中理论,儿时也不乏涉及,主要原因还是要参与各个清谈场合。
东晋高僧支道林由《般若经》与老庄学说结合,阐发新义,对“顿悟”
,“色”
等皆有探讨,所作《即色游玄论》,对禅学有所释义,多少摆脱了时人清谈总是拾人牙慧的局面。
所谓东晋清谈老三样,“养生”
、“逍遥”
、“言尽意”
,仅此而已。
大帐内,元澈也对这些经书逐一浏览,较于陆昭而言,他对此类义理并无太多兴趣,古籍中那些奇闻异事倒觉有趣。
至于其他,修身养性尚可,为政所用也是尚可,至于脱胎换股的教化之功,他还真是不敢奢望。
为恶为善,在时下单纯的佛理中实在难辨,且佛理本身对人性的恶并无约束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