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陆昭和吴玥对此也有准备。
先前东巡泰山,吴玥便让一部分人虐了虐那些触犯军律的僧侣,又安排一部分亲信对这些僧侣施加援手。
在徐宁接纳这五千东巡兵之后,这些帮助过僧侣的人大多都得以入选,如今已有几人在承明门担任中低层军官。
然后是宫城内的调度,王峤提出一个人选,乃是武功苏氏出身的吏部大尚书苏昀,两家去年联姻。
其子苏檀曾任司徒府从事,如今升调司徒府东曹掾,司徒府目前又在洛阳令陆遗的兵力范围内,因此苏昀是三方都能够认可的人选。
吏部大尚书掌握谱牒以及诸多人事档案,并对地方、中央官员任命颇有权威。
在中书印为敌方所掌的情形下,吏部大尚书配合一名中书省官员已经足够拿捏权力架构的流动,使得陆昭等人在兵变之后拥有和各方对话的底气。
至于中书省官员,顾承业便成为当然之选。
论出身,与苏昀一南一北,足以覆盖各方利益。
顾承业曾师承陈郡谢氏,与陈留王氏也算有些利益关联,其人又由吴家的人派兵保护,也是三方都认可的人选。
最后剩下的位置则是此次兵变的协调人与发令者,此人必须有能够调动各方的威望与力量,以此能够推动各方配合行动。
此外,其人还要能够让冯谏这股最强大的禁军力量不敢轻举妄动。
陆昭身为皇后,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是由于临近产期,陆昭本人很难出现在行动一线。
如果不能参与到夺取阊阖门到控制禁中的全过程,那么在政变之中所获的话语权也是极为有限的。
对于此事,陆昭选择避而不谈,也是要听一听王峤与吴淼两人的看法。
其实次一级的人选不是没有,王峤身为司空,名爵俱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陈留王氏声名实在太大,王峤居中发号施令,又有吴淼配合,很难不引起各方遐想,这政变究竟是要维护皇后的政权,还是他陈留王氏化家为国的一次尝试?
如此一来,这次政变的最终目标,各方就不得不考虑清楚,哪一方最好都不要越界。
吴家本身不会有太大问题。
对于陆昭而言,她当然希望重新回到执政中心,把持中枢。
但是此次行事,她必须依靠吴家在禁军中的力量,还要依靠陈留王氏收拢人事权力,那么话语权就注定被分走。
她需要辨别清楚,王峤是否是想要一个从龙之功。
虽然王襄给了她十三环金带,但毕竟只是王襄给的,转到王峤身上就差了一层。
此外,王襄给的十三环金带标明的意思也没有十分明确。
承认由陆昭拿回执政权从而力挺陆家,这的确不假。
但这象征天子之物究竟是给谁的?是给陆归的还是给陆昭的?亦或是给未出生的皇嗣的?如果想让她来上位,又何妨明确言之?
信与不信吾自明也,言与不言己颇有疑。
这个沉重的话题最终由吴淼开口了:“此次行事,在于诛僧佞,斩徐宁,控扼禁中,让皇后监国复事,出诏制书。”
果然,王峤的神色有异,言辞也有些闪烁不定:“陛下虽然南征,但也是掌国之君。
我等兵变,也是为陛下护皇后周全,是实打实的忠臣行径。
若贸然请皇后称制,来日陛下凯旋而归,只怕也难以坦然面君。
我等既取之大义,又怎能践踏大义,还望太保三思。”
王峤既然已经表态,陆昭也就笑了笑,道:“我与陛下既为夫妻,又为君臣,情分名分,俱难行制诏之事。
以皇后令谕明晓各方即可,我等既不逆行犯上,众人也难悖义相难。”
陆昭对此次政变也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决不能再推出一个大权臣上位,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暂时承认元澈的权力统序。
自己即便有什么谋求,也是要从元澈手中接过统序,如若不然,权斗的程度与维.稳的成本都会极高。
她都已经走到现在了,还等不了这一时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