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元丕扶着女儿直接向前走去,“老夫生于短见妇人,养于短见妇人,临终要托与短见妇人,北镇之授,便当如此,卿何故再问老夫!”
元丕回到京中为其安排的府邸,除却了先前长安官方安排的迎接,并没有再受到过任何人的欢迎,甚至连拜访者都寥寥无几。
元丕习惯了北镇的孤苦,对此倒也并不在意。
排场的目的难称单纯,刻意的冷落反倒是重视。
然而几天之后,元丕接到了一封令人难以置信的拜帖,太保吴淼近日想要登府拜访。
接到这份拜帖后,元丕也是感慨万分。
他与吴淼一个权位不在,一个是权位虚在,或许如此才可以无惧得罪中枢朝臣的危险,两厢会面。
随后元丕吩咐家人整备万全,同时屏退不必要的随从,郑重以待。
吴淼来时,元丕早已穿戴整齐,在家人的搀扶下坐于正堂。
苍苍白发映于彼此的双眼,同样照进心里的还有身负军功的沉重与一世的谨小慎微。
“太尉!”
吴淼在侍从的搀扶下走进堂内,旋即向元丕深揖一拜,再抬起头时,早已衰泪浊目。
在元丕面前,吴家更像是一个承上启下者,论辈分,吴淼的父亲与元丕也算是同辈。
正如军功出身的人对吴家异常崇敬,吴家同样也不乏对元丕这个魏祚奠基之臣有着崇高的敬意。
如果说吴家在为大魏军功派系托底,那么元丕则是在为奠基整个帝祚的武德保留最后的尊严。
元丕朗笑俯身上前,托起吴淼的手:“不意有生之年能再见照澄。
到底是后生可畏,如今已是太保加身,倒胜过我这老朽多矣啊。”
听到元丕感慨,吴淼心中也五味杂陈:“近水楼台,时势顾我,今日不过忝居于此。
来日若能青绶归乡,才是一世之福。”
元丕对吴淼已然是长辈看顾晚辈的心态,只道:“你家逸璞我已见过,得子如此,来日富贵大有可期。
近日听闻荆州有动荡,照澄还应早做准备啊。
我听闻破镜无论如何弥合,终有裂痕,与其如此,倒不如只择其一,成就一份圆全。”
吴淼听罢也是一叹,其实他何尝不曾有意向皇帝提及此事,然而自从皇后到达洛阳,整个事态的发展早已不是自己能左右。
相忍为国平衡各方的情怀早已不再,然而这种情怀本身就是中庸的,各自留有余地,做事就不会痛快,当然,好处是也不必你死我活。
可是魏国谋求的已经不是守成,内外的压力也不允许魏国再守成下去。
要进取,就必须要争出一个绝对的核心,让这颗核心带着整个国家一起前进。
他不是不想选择新帝。
新帝继位,虽然寒门成为了长安时局的重心,但他内心多少还是有一些底气在的。
因为在寒门和世族的冲突下,吴家可以再一次像先帝一朝一样,做一个两方的调和者。
但能否做一个调和者,一方面取决于大势,另一方面取决于各方的意愿。
譬如易储之变时他二子惨死,随后先帝登基,贺、卫两家把持朝政,当时的贺家未必没有一举铲除吴家的意思,但皇帝还是出面阻止了。
吴家之所以得以存活,是因为皇帝和贺家都明白,未来世家和皇权的矛盾会变得更加激烈,在没有人可以全胜的情况下,吴家是可以作为中间人来调和的。
当时他五旬之龄,资历足够,且带出的军功系子弟都已掌握着军队中大量的中层岗位。
相比于王峤等人,他更适合当这个中间的调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