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罢了。”
魏钰庭说完也叹了一口气,“宗王涉政,本就复杂,也远非你能处理。
政治权谋,才若不足,即便身居高位,也是匹夫怀璧,难有善终。
今日之事,你当深以为戒。
既然事已至此,过几日我便请求皇帝,让你前往荆州任事,都中纷华,不必贪恋。”
第380章笔洗
风波平息两三日后,抚夷督护部开始将部分子弟放出,首先便是将卢霑的儿子卢诞送回京中,因为并无证据证明其涉及械斗之事。
不过宗室与寒门在长安的风评却一直不能扭转,众人皆道宗室寻衅侵夺民产,那些附庸的寒门清流也是助纣为虐。
虽然皇帝公开斥责了元孚与徐凤等人的作为,但是弹劾的奏章仍然接连不断。
甚至彭耽书都亲自表明,此案若元孚、徐凤二人无罪,则魏无需立法矣。
为了尽快平息此事,元澈不得已让廷尉立案彻查,如此方将元孚等涉事之人接回京中,然而徐宁之子仍不得归。
最后元澈只得召见了魏钰庭。
见礼已毕,元澈手指敲了敲桌案上的奏疏:“中书来看看吧。”
待魏钰庭翻看时,元澈继续道,“元孚有一句话倒是说得没有错,世上难得忠才俱贤。
元孚忠心可嘉,才却不堪,被人做局而不自知,九卿高位,真是抬举他了。
还有涉事的几个后辈,除了魏兰时无功无过,余者连帮扶之力都无。
朕有时都好奇,宗室寒门是否真的无人可用?”
魏钰庭已然翻了两三封奏疏,闻言便将奏疏放下,恭谨答道:“这是臣教子不善。
其实臣与徐宁、卢霑等人,俱是从卑微而起,最少的也任职十年了。
十年光阴如梭,昔日小吏,
今朝枢臣。
晚辈们起家官便是功曹循吏,未曾体悟前人苦难,而骤享殊荣,未及臣格,先毁初心,故有今日之祸。
臣想请陛下开恩,将臣劣子贬至荆州边县,暂作试守。”
所谓试守,便是代任,一县县令或因年老退任离职,一般朝廷会委派察举入选者担任试守,期满无过便可转正。
不过试守地位大多卑微,常被地方长官给以颜色,工作量也极大,一县试守也常被戏称为“县内拾遗”
。
魏兰时身为中书令之子,去做这个职位,往小了说是卑用,往大了说,也会影响其一生的政治前途。
魏钰庭之所以敢做的这么狠,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随着寒门在这次事件的处理失败,和行台的矛盾不会减弱,反而会扩大。
一旦未来双方陷入殊死搏杀,能够保全他这个儿子的不是苏瀛执掌的扬州,而是陈留王氏所执掌的荆州。
如果儿子可以在边地默默积功,一方面可以避开长安的政治漩涡,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所锻炼。
既然不懂得如何受气、如何有效反击,那就去学。
如果连一县试守都不能够做好,就算来到中枢也只是速死。
元澈也没有料到,因此慨然道:“中书心迹如何,朕自然明白。
况且依你家长子才华,也不应止于此,此事稍后再论。
徐宁昨日来见朕,言其小儿无辜,不知中书如何看?”
魏钰庭闻言也是心情复杂,徐宁才能格局究竟如何,虽然不至于白璧无瑕,但也绝非风评所言污秽不堪。
陆家借此时机来针对一个寒门的中书侍郎,倒并非仅针对徐宁的打压。
如今权力角逐日益激烈,长安一直想掌握司州执政权。
虽然皇后是行台名义上的执掌者,但具体执政权力的细分,长安仍有太多文章可以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