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所谓奇谋经略,意气风发,在诸多世家子弟中从不少见,但能够忍住权力的巨大诱惑,并且能够在时局中调整自身位置的人并不多。
而刚才,他也亲眼目睹了这位女侍中如何借由宗王对自己的殿中尚书府进行重新的定位与布局。
陆昭连忙回礼道:“太尉过誉了。
不知太尉找晚辈,有何吩咐?”
吴淼道:“女侍中是否要去北门?我恰巧也要去北门处整顿驰道,不如一起乘车同行。”
陆昭也知吴淼有事不好当面说,因此应了下来:“太尉有教,晚辈敢不从命。”
丞相府非属内宫,三公在驰道范围内允许乘车,吴淼更有内宫乘辇的殊荣,和一路靠腿的陆昭不一样。
既然能蹭一段车,陆昭也想趁机松一口气。
因此两人向北走过止车门后,便乘车经由驰道向东,前往长乐宫北门。
待车子平稳行驶,吴淼才对陆昭道:“陛下已命我代理丞相,掌外朝政事,只是行台将要归都,许多人事不好安排。”
吴淼代理朝政,以前崔谅时期的行政架构自然不会再用,因此要有不少人官复原职。
但是行台即将归来,也面临着大量岗位重叠的问题。
譬如中书省,先前太子在行台设置中书省时规避了中书监一职,仅设中书令。
自陆昭请辞后,也只设了中书丞,都是在绕着长安几位在任的望重者来走。
但是像中书侍郎这样的中级官员就难以避免地占了全额,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那么待行台归来,只怕长安要面对八名中书侍郎了。
这还仅仅是中书一省,尚书省有六曹,这样的职务重叠只多不少。
“我想既然陆侍中曾任中书令,也不妨多来公府走动。”
随后吴淼取出一封名帖道,“殿中尚书府虽是新开,想来事务也是颇多。
若陆侍中每日能拨冗一个时辰,来公府加以商讨。
对时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晚辈……”
陆昭一时间未想好,本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拖延。
然而吴淼却微笑道:“这份名帖就先留在女侍中你手里。
近日公务繁忙,也不必急于一时,日后若有闲暇,再叙不迟。”
北门距离丞相府本身并不远,乘车至此则更快。
陆昭下了车,又亲自送吴淼离开。
她明白吴淼的用意,自己这个殿中尚书的存留时间并不长,日后若要保持对宿卫的影响力,避免人亡政息,除了在现阶段通过提拔武将笼络人心之外,就是与吴淼一方达成一个长远的合作。
而且经由崔谅之乱,虽然魏帝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再设立丞相,但在元丕的到来与元澈的归来后,吴淼或许会从太尉转任司徒、司空等相位,继而帮助魏帝借由调整三公制度,重构外朝权力,来推动皇权的集中。
而太子的乳母也在这个时期被推入内宫,汲取权力。
在太子继位后,是要继续保持一个保太后、皇帝、相权这样一个三方参政局面,还是皇后、皇帝、相权的合作的局面,就要看陆昭的选择了。
第237章傲世
北门宿卫军生事终于在陆昭与元漳赶到之后平息。
这些宿卫原在宫城禁卫军编制。
后来崔谅入都,洗革禁军,大部分宿卫被边缘化,派遣至长乐宫外各处戍守,部分人则作为役使被划至叛军麾下。
如今宫城内外各部军迷惘无从,混乱不堪,陈霆与许平纲不乏镇压游说。
但陆昭看到曾经的叛军来劝告以前的正规禁军不要叛乱闹事时,也觉得气氛场面相当尴尬。
好在自己与元漳身穿章服,赶到之后场面才有所扭转。
自早至晚不曾停歇的整顿与公事让陆昭不得不歇在宫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