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可是好巧不巧,当年先帝为了保凉王,偏重西北,在最终划分鹑觚县上,就是归于安定。
魏钰庭向张沐使了个眼色、先前他曾告诉张沐,在新平上的争论,由他这个魁首及会议主持者来表态是不太合适的。
由太子表态,更不合适。
张沐此时头脑热烘烘,将陆昭的话思忖了几分,感到有那么一丝胁迫的意味,但心中亦不乏以此身立名的想法,于是道:“即是今上封邑,又为国计,增一县也未尝不可。”
然而话音未落,王谧则忽然出列,神色慷慨激昂,匍匐跪倒道:“臣太子少保王谧,肯请殿下三思!
张沐随意分割今上故邑,更祸乱西北人心,此举是要陷殿下于不孝不义之罪!”
魏钰庭见王谧扣下这样一个罪名,几乎连自己也要牵连进去,也不得不把最后的底牌打出来:“殿下,此次庭议不过各发议论,新平郡之归属,臣等不敢擅专,秦州分州臣更不敢擅专。
臣请移交权柄,待行台归都,请陛下诏令定夺。”
场面正僵持中,忽闻外面有簌簌脚步声,只见黄门侍郎入内,在得到召许后,走到元澈身前通禀道:“长安有诏令来。”
不过短短一句,并不细说。
元澈皱了皱眉,将送诏书的人宣入殿内。
那人身着官驿服制,手中乃是一支密封卷筒。
卷筒由小侍检查后,再度奉上元澈身前。
元澈只手解开密封,向黑漆漆的桶内一探——衣带?
元澈脸色倏变,只先让送信之人退下,然而百官列中忽有一惊呼:“褚潭?”
王济面露惊诧,看着来者,他先前见过褚家的人,褚潭乃是将要嫁与他家褚氏的叔父。
只见褚潭亦叩首道:“臣亦奉诏令,接任新平郡守之位。”
话音刚落,陆昭也不由得惊恐地看向了他——这并不在她的计划之内啊。
此时,众人的惊异已不仅仅止于褚潭一人,更对封筒中是何诏令更加好奇。
元澈深吸一口气道:“除却魏钰庭,余者,非两千石官员,暂退避殿外。”
众人面面相顾,心中疑云更重,却也在冯让的驱赶下退至外面。
此时大殿内只余陆昭、王济、王谧、彭通与魏钰庭另并太子六人。
元澈将一条衣带,交给魏钰庭,而后道:“劳烦詹事有始有终,为大家将此诏念完吧。”
衣带上有字,刻皇帝印玺,魏钰庭恭恭敬敬接过,而后念诵:“夫运不常隆,代有莫大之衅。
爰自上叶,或因多难以成福,或阶昏虐以兆乱,咸由君臣义合,理悖恩离。”
魏钰庭念到此处,默默抬起头,后面的内容已经不需要他猜测了。
自长安带出的衣带诏,除了写明封北凉、南凉刺史外,秦州刺史之位也毫无疑问地落在了陆归的身上,至于界定,乃是广魏、安定、新平三郡。
不过拟诏者似乎也有所考量,原本安定言至河水的部分,退让到了祖历,以期给北凉州境内一个完整的河道藩篱。
广魏郡则是沿长离川划分,将西岸让渡给了北凉州与南凉州,对于两方日后入陇道,也给与了充分的尊重和空间。
自始,新平郡由皇帝亲自规划至秦州,甚至亲自安排了太守,想来也再无争议。
“殿下,衣带诏的真伪……”
魏钰庭还想尽力做最后一搏,然而抬手却见元澈冰冷地目光扫过。
“魏詹事。”
元澈语气不再温和,“你先看清楚所有的署名再向孤问话。”
太尉、御史大夫以及九卿的签名俱在。
这样的一份质疑,魏钰庭一旦提出来,如果是错的并延误了反攻长安的战机,那么即将到来的是长安二公九卿的集体清算与反扑。
更何况,关东的褚家为何在这个时机被安置到新平来,其背后的水到底有多深,都有哪些人的运作,这些人又达成了什么交易,谁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