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卫无忧不会的多了去了。
但他还是要逗李小禹:“当然有了,我不会教你。”
李禹闻言骂骂咧咧,大家笑做一团。
南风早就派人准备了原料提前打磨着,如今再对照图纸,越发有底气:“小公子放心,匠奴们提前按您吩咐已经准备了大半,应当就是这个东西。”
卫无忧自然要去看看啦,索性一群人呼啦啦又去了铁器木器的制作点。
围观制作曲辕犁的过程还是十分欢乐的。
光是刨花儿,就叫小子们看得入迷了。
犁的主体部分基本是木头制作,样式也简单,只需要最后在犁床前头加上一段铁制的犁铲便可。
这东西都可以从木犁(直辕犁)上直接取用,因而速度就更快啦。
曲辕犁制成之后,便被卫无忧领着人带去了要开垦的田间。
农户们已经在架着木犁进行翻地,瞧见小公子亲自过来了,都放下手头的活计打招呼:“公子怎么也来了,这大热的天。”
卫无忧也没什么架子,叫南风将备好的薄荷饮分给大家,趁着喝水休息的工夫,换了一批人带着曲辕犁去轮班。
很快,就有农户注意到了这种能拐弯的犁。
大伙儿顿时也不喝了,都起身围了上去,啧啧称奇——
“老天爷诶,这东西能拐到另一头垄沟里!”
“那犁头是活的!
灵活得很,我感觉翻地的速度快了不少。”
“定是快了,我三十多年庄稼户,不会看错。”
时下,西汉人种田还沿用战国时期出现的垄作法。
它将土地分成垄台和垄沟两部分,随后因地制宜,分为“上田弃亩,下田弃畎”
两种方式耕种。
说白了,就是在高田里,便将作物种在沟中,而地势低的田地则相反,会种在陇上,以保证抗寒和排水两方面优势。
这片原本归属于上林苑的土地在高地上,因而庄稼要种在垄沟中,保证抗旱性。
这种垄台垄沟嵌连的结构,用曲辕犁简直是太合适啦!
小殿下原本还不明白,但直观的见过了木犁翻地后,再看曲辕犁,就一下子懂啦。
他小脸红扑扑的,拉着卫无忧道:“忧儿,要是大家都用这曲辕犁开垦,岂不是大汉一年就有更多耕地和粮食啦?”
卫无忧哈哈笑,按照古人最直观的思路,效率提高,确实间接代表了更多的耕地和粮。
他道:“当然啦,而且在这之上地力更好,要是等条播机耧车弄出来,粮食产量也会比从前更高一些。”
“等以后有了更好的农具和良种,农户们也不用整日埋头田间,日子就更好啦。”
刘小据听着无忧描绘的蓝图,先是一怔,随即眼中一亮,盛满了星光。
要叫百姓们不光有田种,有衣穿,还要种好田穿好衣,活的不那般辛苦才是。
就连小殿下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的心间已经有点情愫在生根发芽,那幼苗虽小,却承载着治理一国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