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每当此时,朕便格外思念崔子竟。”
圣人有些怅然地一叹,“他在外流连了这么些年,替朕安抚一方,更想为朕镇守边疆,可朕有时却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到长安。”
说罢,他打量着谢琰:“若是你能独当一面,想必便是他回归长安的时候罢。
说起来,崔家那些孩子也渐渐要入仕了,那一日应当也不远了。”
“微臣愿为圣人与师父分忧。”
谢琰立刻表明态度。
当然,他很清楚,师父与师母都并不喜欢长安错综复杂的官场与内宅交际,在外任官更加惬意自在。
而且,愈是艰苦边陲之地,愈是适合他挥洒才华。
否则,当年身为状头的师父又如何会毅然选择了偏远之县任县令?如今他又为何不愿去更繁华的中原,而是选择了依旧危机重重的幽州为刺史?其实,圣人未必不清楚这些,否则早便将他调任回京了,此时也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
“你可收到他的信了?朕想给你的职缺,你觉得如何?”
“微臣昨日收到师父的信,独自思索了许久,觉得此职缺虽是前所未有,却委实是重中之重。”
谢琰谨慎地回道,“鸿胪寺虽主管四夷番邦诸事,其职责却主要是四方朝见、袭爵册封、受册出使等,其实对边疆诸夷的情形并不十分了解。
番邦之中的情势究竟如何发展,主臣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鸿胪寺不可能及时知晓。
往往只有发生异动的时候,吾等方后知后觉,失之被动。
同时,四夷的山川地理舆图是否准确,鸿胪寺亦不能及时更正,极有可能耽误军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若不能及时探听四夷情形,不能及时判断四夷情势,大唐便只能在边疆燃起烽火的时候,才能得知敌情。
此时仅仅只能用咱们大唐将士的性命去抵挡这些贪婪的蛮夷,将他们拒之于国门之外而已。
然而若能通过分化等种种手段,影响四夷酋长、可汗的判断,离间其主将或诸王,使其相疑而不断内斗内耗,方能将兵祸消弭于无形之中。
如此种种,才是用兵的上上之策。”
“兵者,诡道也。
合纵连横等诸般之策为上,出兵为下。
即使不得不用兵,若能时时刻刻掌控这些消息,大唐亦能占尽先机。
此外——”
谢琰略作思索,“归附的胡族亦不可尽信,在他们彻底泯然汉人之前,都应当时时关注,避免复叛之事发生。
万一有任何异动,亦可及时压制。
自然,这些事都须得做得足够隐秘,也须得有足够多的人手来做。
若无专门负责此事之人,确实很难将此事做成。”
听他条条是道地冷静分析完后,圣人满意地笑起来:“不错,你的悟性果然很高。
便是不曾告诉你前因后果,亦能猜得中个中缘由,不愧为崔子竟看重的弟子。
他向朕推荐你来主持此事,朕原本还有些犹疑,眼下却觉得,你确实便是最好的人选。
而朝中众位爱卿,恐怕很难理解朕未雨绸缪之意。”
“先帝确实为朕留下了这片广袤的大好河山,亦让朕继承了‘天可汗’之称号。
北疆薛延陀彻底灭亡,回纥归附,建立燕然都护府;东北高句丽一蹶不振,靺鞨人亦不敢有任何异动;西域虽有零星战事,但西突厥之势力已渐渐不如前,吐蕃、吐谷浑自和亲之后亦是以子国自称——看似海晏河清,天下安定,其中却有许多隐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