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回首看了李遐玉一眼,得到她肯定的目光回应后,方有些漫不经心地跟着谢玙出去了:“我刚来长安,还想多参加些文会见识见识。
外出游历的时候,曾听闻如今天下七分才华都在雍州,雍州又有七分才华落在长安。
想来,离我有把握下场科考的时候还早着呢。
不过,若是考不得进士,明经出仕倒是颇有把握,也能请教谢家大兄一些下场考试的经验。”
谢玙已经将要走出门了,闻言回首看了一眼,难掩不赞同之色:“要考便考进士,明经……”
他大约是倏然想起来自家大兄谢璞正是明经出仕的,明面上倒也不再说什么,但光是从他的神情便能看出他对明经出仕的轻视之意了。
李遐龄笑了笑:“出仕再往上走,总比迟迟不能入第得好。
总不能一直困在浅滩上罢,若是执意纠结于此反倒容易耗费了大好时光,倒不如入仕之后再兢兢业业往上升迁。
何况,日后若是能力出众,上峰又如何会计较到底是进士出身还是明经出身?”
此时科举之风兴起不久,虽然对进士明经态度稍有些偏差,但也不至于斤斤计较影响日后仕途。
对于文士而言,进士自然无比风光,一年也就十几人,还能够入芙蓉园宴请。
探花使则更是年少风流,每一回都能引得全长安人围观。
然而,十几年、数十年过去,众人津津乐道的探花使们又会在何方?
当然,他这番言论到底能不能让人认同,却是另外一说了。
谢玙眉头紧拧,不再多言,而王氏等两人离开后,方淡淡地道:“作为世家子弟,该有的风骨还须得有。
明经出仕说到底不过就是靠着记性罢了,唯有进士方为正道。”
她本便疑心谢璞为何突然转了性子,居然考起了明经科。
之前就怀疑是否与他去了一趟灵州有关,如今一见这寒门子弟大放阙词,心道果真如此,于是越发看李暇玉不顺眼起来。
然而李暇玉却笑吟吟地颔首应道:“中得进士自是教众人无不刮目相看的。
谁家不以出了一名进士为荣呢?”
接着,她话锋便一转:“不过,仔细说来朝廷既然开了明经科与制科,自是有其道理,想取的人才也并不全然相似。
朝廷中的升迁,说到底还是凭着考绩。
如今大兄在弘文馆,日日忙于差使,想来不多时便能顺利升上去。”
除了早年梗着脖子与她说话的谢琰之外,多年以来王氏何曾见过如此不顺她心意的晚辈?心中顿时勃然大怒,勉强按捺着才没有发作出来,只冷道:“你小小年纪又懂得什么事?大言不惭地说这些也不怕人笑话。
义之考了明经,就比那些进士出身的低一级,少不得还须得四处走动一番,让亲戚相携着。”
见她连这种话也听不得,李暇玉笑而不语。
小王氏便又接过话头道:“儿先前也曾与义之提过此事,但他似乎并没有此意。
何况,遍数长安城中,咱们能走动的人家也少得很,都已经是隔得很远的亲戚了。”
王氏沉默半晌,回道:“便是不想靠着亲戚提携,走动起来也是应有之义。
咱们也不上赶着相求什么,不过是寻常往来罢了。”
说到底,其实她也拉不下脸来做这等事情。
世家子弟彼此联姻,便是想借着亲戚关系延伸人脉、彼此提携、巩固地位。
然而,若是为了这点子人脉要低人一等地相求于人,无疑便是折损自家的颜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