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他写了张条子,交代管事去医药坊拿些补气散熬成汤药分给每个工人服用,想了想又去了一趟天衣坊。
天衣坊的坊主樊蕙兰正在绣房内和几个绣娘说话。
几日前冰蚕吐出的丝织出来一批丝绸,她们在商量该往这匹丝绸上绣什么花样。
“这一匹丝绸,正好可以给东家做一身内外衣裳,几对足袜,剩点零碎还能做些帕子、汗巾、抹额……”
“既然是给东家做的,花样和丝线都要讲究。
丝线就继续用冰蚕丝,拿去染坊多染几个色,至于花样倒是一时拿不定主意……”
“绣竹子怎么样?会不会太素了?”
“竹子倒是雅致,只是外面大把绣梅兰竹菊的……”
樊蕙兰正和她们商量着,见裘平安进来,问他有什么事?
裘平安就将工人受冻的事情说了,“那些愿意做苦力的,大多是普通人,或者一二层的修行者,身体差了点,我就想问问织房的棉布能不能供得上。
要是供不上,就得另支一笔钱去外面买布。”
天气越来越冷,城内对衣服的需求暴增,还有许多小孩子,穿得薄就容易生病。
樊蕙兰闻言,就道:“你跟我来。”
她带着裘平安进了织房。
天衣坊升级之后面积并没有扩大,但设备多了许多。
比如织房里多了好几台织布机,这些织布机能昼夜不停地工作,只需有个人在旁边看着就行,但就像炼器坊和医药坊那样,每个月要耗费一枚灵石。
目前天衣坊是三个工坊中耗费灵石最多的地方,毕竟除了织房,还有蚕室、染坊等地方也要耗费灵石。
此时织房里的织布机正在唧唧唧唧地织着布,旁边有个女子正看着,见他们进来就打了声招呼。
樊蕙兰道:“东家重新炼制了天衣坊后你一直没来看,不知道这些织机有多神奇。”
她说着,有些遗憾道:“可惜这些织机只能织些不入品的寻常棉布,雪蚕丝和冰蚕丝还是得要织娘才能织出来。”
裘平安亲眼看着织机不过片刻功夫就织出来一尺布,喜道:“这也很好了,总算不用再出去外边买了。
对了,价格怎么定?还按照之前的价吗?”
之前试验织机的时候织出来一些棉布,都以便宜价格卖给谷中住户了。
这一点樊蕙兰早就想好了,“价格不变,你放出话去,让他们想要随时可以到天衣坊来,顺便去跟陶大成说一声,再招几个裁缝过来。
手艺要好点的,最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裘平安迟疑道:“老师傅可不好找。”
樊蕙兰说要给东家裁制新衣。
裘平安一听,一拍手,“那你早说啊!
既然是给东家做衣裳,普通裁缝是不行的,你等着,我这就托人去打听,绑也要绑个好师傅回来!”
裘平安说着就快步去找陶大成了。
陶大成此时正在城门口等着迎接戏班子。
这支戏班子名叫兴盛班,来自银城之外的奉城。
原本不叫这个名儿,只是生意逐渐冷清,班主就改名叫兴盛班,可惜改名改不了运,兴盛班还是兴盛不了。
哪怕班主是个练气中阶,也改不了“戏没人看,钱赚不到,名角跑路”
的惨状。
在离开奉城之前,他们已经快一个月卖不出票了。
在前往朝歌的路上,班主就不停激励他们,“都打起精神来,这次去的可是罗老板介绍的大主顾,说他们那里缺戏看,要是演得好,要留咱们在那儿连演七天呢!”
连演七天!
这在以前可是大户人家摆流水席才有的待遇!
伙计们都兴奋起来,虽然从没听说过朝歌这么个地方,但是他们班子已经很久没有过这么好的差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